×

闻一多美国留学学校

闻一多美国留学学校(闻一多简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6-04 08:32:36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其实闻一多美国留学学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闻一多简介,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闻一多美国留学学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闻一多简介

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山,亦号友三,湖北浠水人。毕业于清华学校,曾留学美国,学习美术和文学。

2、著有诗集《红烛》、《死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致力于学术研究,于《周易》、《诗经》、《庄子》、《楚辞》之研究卓有建树。

3、1946年因悼念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而遭国民党反动派暗杀。

代表作《死水》赏析:

1、原文

①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2、赏析: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闻一多的资料和背景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七子之歌》的写作背景

《七子之歌》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也就是1925年,而这期间正好是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期,所以《七子之歌》发表之后影响很大。

对于《七子之歌》的深层认识,最有发言权的人,绝对是闻一多的儿子现代作家闻立雕,他曾经说:《七子之歌》是一首拟人诗,它仿照《诗经·凯风》中因故和母亲失散的七个儿女,哭喊着渴望回到母亲身旁的故事,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被帝国主义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祖国母亲的七个儿女,他们不堪忍受侵略者残暴的虐待,纷纷向母亲发出悲哀的呼唤:“母亲,我要回来!”这首诗的比喻精确恰当,情感真挚,感染力极强,沁人肺腑,催人泪下,是一篇控诉帝国主义罪状的血泪书,是启迪人们爱国意识、唤起民众讨伐帝国主义的檄文,不仅在当时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群众,而且几十年后仍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七子之歌》对现在的影响也比较大,主要是因为解放后,香港、澳门等地并没有回归。不过,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改革开放之后,香港、澳门才回归祖国,而澳门回归之时,也就是1999年,,作曲家李海鹰特地将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首篇谱上了曲,并且成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作为主题曲,而且后来在澳门回归的文艺晚会上再度响起,这使得《七子之歌》再次回归国人的视线中。

《七子之歌》是组诗,而且每首诗的结尾都发出了“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的呼号,这是闻一多诗歌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同时也深深勾起国人对激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所以有了“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

闻一多在美国读什么大学

闻一多在美国读科罗拉多大学。

闻一多924年6月,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1925年1月上旬,参与发起“中华戏剧改进社”;7月,诗《七子之歌》发表,9月,被聘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筹备专员。1927年2月,担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

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936年1月,论文《离骚解诂》发表。1943年,组织十一学会。1945年3月,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局危局的主张》。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扩展资料:

闻一多作为五四时期白话诗人或经典的浪漫主义诗人,往往将诗歌作为宣传的号角,夸大了诗歌的功用,一反传统诗歌对人类普遍情感的表达而崇尚个性。

闻一多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原始母题的演绎,如生与死、爱与愁、信仰与理想、悲悯与愤懑等。在情感上,注重传达人类最为普遍的感情,如乡情、爱情、亲情、友情、离情、亲情等等。从闻一多的诗作中,读者一方面听到了时代的呐喊,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来自个人心灵的吟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一多

闻一多作为学者的事例

1、写《唐诗杂论》

1930年到1932年,闻一多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2、写《楚辞校补》

从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3、写《古典新义》

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4、写《冬夜草儿评论》

1922年7月,闻一多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5、艰苦读诗、研究诗

上世纪40年代,在昆明联大当教授的闻一多先生,薪水不足以养家,妻子多病,家里孩子多,生活难以维持。他不得不雕刻印章以补贴家用。久而久之,手指头起了大疙瘩,眼睛也花了。有一段时间,家里饭桌上只有一锅豆渣炖白菜,偶尔吃到一点豆腐,大家就都兴高采烈地称它做“白肉”。

在昆明的那些年,闻一多先生一家不仅吃得苦,住得也很差。有一段时间,一家八口挤在普通农舍的楼上。晚上,小孩们打地铺,白天卷起铺盖,腾出地方吃饭和读书写字。一次一位朋友来看望闻一多,看到他们家的居住条件这样艰苦,不禁为之动情。

闻一多感慨地说:“教了好多年的杜甫诗,只有亲身体验之后,才能领会到杜甫的心境和胸怀。”

闻一多写七子之歌的背景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众多诗篇中的重要篇章,创作于1925年3月,1925年7月4日载于《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后《大江季刊》和《清华周刊》相继作了转载。

从1922年冬到1925年春,闻一多留学美国。留学期间,他切身体验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所遭遇到的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深厚的爱,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身在纽约的他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

1925年5月,闻一多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启程回国。然而,刚刚踏上祖国土地的闻一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五卅惨案的斑斑血迹。被失望乃至绝望笼罩着的闻一多愤然北上,将《七子之歌》等几首爱国之作投稿给《现代评论》首次发表。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1、现代作家闻立雕:《七子之歌》是一首拟人诗,它仿照《诗经·凯风》中因故和母亲失散的七个儿女,哭喊着渴望回到母亲身旁的故事,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被帝国主义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祖国母亲的七个儿女。

他们不堪忍受侵略者残暴的虐待,纷纷向母亲发出悲哀的呼唤:“母亲,我要回来!”这首诗的比喻精确恰当,情感真挚,感染力极强,沁人肺腑,催人泪下,是一篇控诉帝国主义罪状的血泪书,是启迪人们爱国意识、唤起民众讨伐帝国主义的檄文,不仅在当时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群众。

2、当代作家李朝全:诗人把被西方列强割据的澳门、香港等七块国土比作祖国失散多年的七个游子,以游子苦苦吟唱传达游子回归和团聚的热切希望。这是一首渴望祖国富强、完成领土统一的爱国诗作。

这首诗传唱了半个世纪,诗人的吟唱如杜鹃涕泣,声声泪,声声血,情感饱满,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子之歌

关于闻一多美国留学学校,闻一多简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