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兰教育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什么样的能借鉴到的地方有什么?芬兰的教育是不是很好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8 07:01:41 浏览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芬兰教育,以及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什么样的能借鉴到的地方有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什么样的能借鉴到的地方有什么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是什么样的?低竞争性和低压力是其最大的特征。芬兰的教育事业发达,实行9年制免费教育,这一点和发达国家别无二致。芬兰的各类学校大约有43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90万人(包括成人教育及各类业余学校的在校生);而芬兰的总人口不过551万;芬兰成为全球教育大国主要是它的成人教育,也就是“继续教育”或者“终身教育”或者是“在职教育”。与“混文凭”不一样,芬兰的继续教育根本就不颁发文凭;闲看秋风曾经翻译过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继续教育工程大会交流文献汇编,接触到了芬兰著名企业诺基亚等公司对员工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经验,下面择其要点,介绍如下:

缺什么补什么。芬兰继续教育不是以“学历”为主;换句话说,企业的继续教育和文凭没有任何关系;继续教育注重的实践经验的提高以及培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担任继续教育的师资也不是高等院校的教授,而是公司企业科研所的研究人员或者现场工程师;有时还有这些跨国公司的外籍专家来授课;教学效果的考核直接与员工的晋升与薪水挂钩而不是每天“打卡”记考勤;说白了,员工可以看得到继续教育对他实际收入的影响,学习动力当然不言而喻了;学习内容主要也是操作流程以及“所以然“,比如某一岗位的基本要求以及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要求,违反了这样的要求对下一道工序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芬兰的继续教育很少有漫无边际的外语培训比如英语等级考试,聘用工程师也没有外语要求。很简单,他的工作不需要外语。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中,能借鉴什么经验呢?

1、实施教育公平

2、学习成绩不分排名且学校也不进行排名。

芬兰的教育是不是很好

在很多中国家庭想方设法倾家荡产也要送小孩去美国读书的时候,令大家没想到的是,美国已经在向一个北欧小国学习教育模式了。

这个北欧国家就是芬兰。

那么,芬兰的教育好在哪里?连美国都要向他们取经?

在芬兰待了两年的我,对芬兰教育稍有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众所周知北欧福利好,小孩一出生就受到芬兰政府的照顾,包括外籍工作者在芬兰的孩子。

在芬兰,小孩一出生,芬兰政府就给小孩全家发津贴,还发各种婴儿用品,能铺满一张床,一直到孩子长大成人都有各种名目的福利,其中一部分必须用在孩子教育上,且只能在政府指定的教育机构消费。

芬兰教育不仅免费,全由政府提供,大学生还会每月收到政府发放的数百欧元生活费,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安心学习,顺利毕业。

芬兰政府还广泛兴建图书馆,鼓励孩子们阅读。

第二,除了政府直接出资,政府还鼓励公司和其他私人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带薪实习项目,即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挣钱,各家公司还能得到解决方案和人才,可谓双赢。

第三,芬兰的教育还体现在公平上。

芬兰同学告诉我,不管小孩是不是聪明,都有教育公平的权力。芬兰的教育宗旨,就是不放弃一个孩子。

芬兰教育公平也体现在资源上,如果一个学校出现两位特级教师,那么其中一位就会被匀给附近一座没有特级教师的学校。

所以,在芬兰,中小学极少出现大家挤破头上好学校的情况,因为各所学校都差不太多,干嘛还要舍近求远?

第四,个人觉得,芬兰教育成功还有一点就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爱好。

我不只一次看到芬兰学生在讲台上演讲分享自己所学的专业,把极其晦涩难懂的脑科学和文字学讲得眉飞色舞激情洋溢,让我这个学渣自惭形秽。

芬兰教育好,好就好在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全力参与,教育资源公平等地方,确实值得借鉴。


欢迎关注百度账号,士兵的军情之翼,更多内容,可关注本人建设中的微信号:tankt995969 

芬兰是因为重视孩子的“逆商”,才会让教育变得很成功吗

芬兰这个国家离我们似乎有些遥远,有些人甚至在有生之年都没有去过芬兰,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个国家的了解。

特别是芬兰教育的成功,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它重视孩子的逆商,教会孩子珍惜失败的宝贵。

美国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明教授提出: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人生成功的程度取决于"逆商"的高低。

什么是逆商?它是指人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和战胜逆境的能力。

浩浩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成绩也都一直不错。

但是在一次比赛中,浩浩虽然有着多次射门的机会,可每次不是踢高了就是踢偏了,这让他不免有些情绪,以至于在后半场明显减少了跑动量。

赛后妈妈看出了他的不开心,耐心的询问浩浩原因,浩浩生气的说以后再也不踢球了,太丢人了,射了这么多次门都没进球。

可是新加入的毛毛只有两次进攻机会,却顺利的进入一球,真的太不公平了。

这场比赛对浩浩而言是一次失败的经历,让他有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他自己,也会来自队友对他的嘲笑,或者是老师对他的失望。

这一切都会让浩浩失去自信,因为他从来没有接受过抗击打以及如何自我消化压力的教育。

但是在芬兰却不同,每个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都会接受一种特殊的教育——逆商教育

这种教育不仅能够教会孩子认识逆境,更会教会孩子如何战胜逆境。这是芬兰教育的独到之处,也是它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芬兰教育成功的奥秘

幼儿教育:从失败教育开始

当所有人的焦点都聚集在孩子如何能够更好的取得成功时,芬兰的教育却把关注的目标放在了让孩子品尝失败的滋味,体验失败的经历之上。

幼儿园老师会让这些孩子们在"滑雪"中练习跌倒,当然他们只是模拟滑雪的场景,孩子们会跟随老师的示范,四脚朝天的假装摔倒,却做的格外逼真。

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爬起来,就像没有摔倒过一样。

同时老师也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赢,教会孩子正确的看待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但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尽量避免盲目的自信。

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赢并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和输相辅相成,和心态不可分割。

小学教育:制造尽可能多的失败机会

在孩子上小学之后,学校会布置各种在我们看来稀奇古怪的任务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其中有很多甚至已经明显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

此时学校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们并不需要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而是要让孩子接受失败的考验。

这些考验无疑会让年幼的孩子难以面对,他们会因为屡次的失败而大哭。

但是此时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看到哭的稀里哗啦的孩子时,也都是选择尽量克制自己想要帮忙的心,用冰冷的态度教会孩子明白失败在所难免。

设立国际失败日:让孩子直面失败

国际失败日是独属于芬兰的节日,虽然起初并不是为了失败教育而设,但是渐渐的却演变为全民流行晒失败。

大家会把自己最糗的一面放到互联网上和他人分享,这恰恰是他们对失败看得淡然的一种表现。

为了让节日更具气氛,芬兰人还制定了失败指南,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尽情的失败。

比如吃一些奇怪的食物,约心仪的异性,又或者分享自己的囧照,记录自己的糗事。

这些都能让孩子把失败当成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对待,自然能够更理性的面对失败。

给予孩子逆商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输得起的人

人的一生总是会面对失败,没有人可以保证永远顺风顺水,有的人是先苦后甜,有的人是先甜后苦。

与其让孩子在年幼时得到太多的庇护,无法品尝失败的机会,不如让孩子承担他们本应承担的失败,在失败中学会真正的成长。

1、教会孩子自我接纳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值都很高,加上孩子自身的求胜欲望,很容易让孩子背负过大的压力。

特别是在我国父母对孩子"只能赢不能输",或者是"凡事要争第一"的教育下,孩子更加不愿意面对失败。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失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所难免,我们完全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对待。

只有愿意接受失败,才能正视失败,把失败当做一笔财富,也许孩子会成长的更快。

2、鼓励孩子学会坚持

失败的定义在孩子理解也许会有所不同,他们很多时候缺乏做事的毅力,经常半途而废。

这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失败,会让他们觉得泄气,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从而会有深深的自我否定感。

父母这时要给孩子多一点的鼓励,让他们知道眼前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到底,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如果中途选择放弃,那么结局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咬咬牙坚持下去,哪怕最后依然要面对失败,至少也不会留下遗憾。

3、告诉孩子如何利用失败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哪怕是再成功的人士,也会有失败的瞬间。

所以与其刻意的回避失败,不如正视失败,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财富的积累,从而最终走向成功。

失败之后,孩子不能就此颓废,而是要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只有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才能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多加练习,自然就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尽量避免重复的失败出现。

能够被失败轻易打倒的人注定无法品尝成功的滋味,只有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孩子的逆商,才能够让他们走的更远。

芬兰的教育制度如何

芬兰学制与我国类似,国民义务教育九年,学童七岁入学,高中分普通中学或职业学校,均为三年,高等教育机构分大学与理工大学。(Polytechnic),正常情形高中或高职毕业通过会考,十九岁进大专院校。  芬兰高等教育学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本科生教育,第二阶段为研究生教育。大学学年为两学期制,秋季和春季。秋季学期从9月初开始至12个月底结束;春季学期从1月中开始至5月底结束。  芬兰现有大学二十所,包括综合大学十所,科技大学三所,经济学院三所,艺术学院包括音乐、美术、戏剧、工艺设计各一所,另有国防大学属於国防部,与国立大学同一等级。理工大学共有三十二所,另有警察学校一所。各大学、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均授予博士学位。  学位制度两制并行:学士、硕士、Licentiate 及博士四阶段;亦可直接进修硕士再修博士。一般情形以学分为主,修完120学分可得学士学位,硕士160学分,Licentiate 260学分,博士320学分(每学分上课四十小时)。除向政府贷款之学生修习年限有限制外,一般学生无限制,但多半三年可修完学士学位,硕士多则六年,硕士再修博士约需四年左右,均需提交论文。芬兰学生虽然免学费,但大学生多半工半读,十年始念完大学取得硕士者比比皆是。  芬兰二十所大学现有学生人数十四万七千名,修习学位外籍学生三千名,另有交换学生约二千五百名,中国大陆在芬兰留学生约有二千名。芬兰各大学为推行「教育国际化」,目前已开始在各大学开设以英语为教学媒介之各科课程。评价芬兰教育,号称全球第一,堪称征服世界的“奇迹教育”。 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芬兰的高等教育,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教育已然成为芬兰最炙手可热的品牌。芬兰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竞相来到芬兰,为的就是汲取“教育第一”的经验。这的确是一种教育的奇迹。让人不禁有些艳羡的奇迹。奇迹的出现,得益于教育理念的科学正确,评估与评价体系的科学系统,教育资源倾注的合理与均衡等。反观我们的教育。或许,有些东西,比如教育体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理念决定境界,境界决定行为。所以,颇重要的,身在教育其中的我们,当静下心来,体悟其教育的精妙,反思我们自己的行走,力争自身哪怕些许的改变,以期还孩子最好的教育。 由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组成;学制与学位:芬兰高等教育制度,主要分为2个阶段——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每年在芬兰约有225,000学生就读25所理工院校以及16所综合大学,提供英语授课课程给国际留学生。国民中有65%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年轻人当中其比例更高;芬兰高等院校全系国立,经费悉由教育部编列,本科目前仍实行免学费教育,大部分院校及专业研究生目前已开始收学费,但同时设立奖学金。

芬兰的教育很厉害,是如何做到的

芬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国家,但是芬兰的教育在世界上可是非常厉害的。芬兰虽然很小,只有几百万的人口,但是能把教育做到顶尖,可以看出这个小国家的厉害之处。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芬兰是如何做到的?

一、教育资源相同

首先就是学生们享受到的教育资源都是相同的。芬兰政府为了保证教育资源的配置,师资队伍是一样的,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政府还会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去附近的城镇就学,而且还是免费的。同时他们的教育是非常公平的,没有出现任何学生择校现象,也不会出现学生挑学校、老师挑学校这样的行为,所以在全国上下教育资源相同的情况之下,他们的教育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二、全纳教育理念,一视同仁

其次就是芬兰实施的是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不只是专门针对弱势人群的特殊教育,而是有高质量的全民教育,不管是自由生还是贫困生,甚至如果出现任何一个孩子在某个时期都需要特殊辅导,学校将会帮助全部的学生学习成功。同时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也有着相关的政策,他们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进入综合学校学习,不用去特殊学校。另外芬兰对于移民和本地居民没有任何的歧视,也没有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同样享受着免费的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

三、结语

最后就是芬兰实施的全纳教育,反对歧视和排斥主张,所有人都有在一起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注重合作和反对竞争。芬兰教育真正的厉害之处,就是去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只有一个好的教育理念,还有一个高质量的教师去实施这个教育的话,那么国家的教育才能越来越好,同时在世界处于顶尖的位置。

芬兰教育为什么那么好

北欧国家芬兰

是个有着漫长、黑暗、寒冷冬天的小国

孩子们上学最晚,假期最长、作业最少

却培养出了“整体表现全球第一”的

中学生和高中生

为什么芬兰教育能够领跑全世界?

为什么芬兰学生的成绩在全球范围遥遥领先?

有人翻遍芬兰教育资料,总结出芬兰教育的十大特点。

芬兰教育领跑的原因,必在如下这十条内。

1

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实现了真正的教育公平

在芬兰上学,根本不存在买学区房、提前几年排号入学的情况。因为The neighborhood school is the best school——家附近的那所学校,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好学校。

“我们这样的小国,不能容许社会上出现学习落差与失衡!”为了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芬兰尽力做到所有的学校都是水准一致的高品质:学校不排名、好老师分散全国、教学质量城乡差距小。

2

学生上学年龄普遍比其他国家

“我们相信7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为上学作准备,”芬兰一个日托中心的管理者说,“他们需要时间去玩,去做更多的体力活动。这才能产生创造力。”

所以芬兰的孩子,都是满七岁才入学。而且学生上学后学校没有制服、不标榜精英培养(基础教育不分“快慢班”和“重点班”)。

所有的学生都是同等对待,有时候倒是会给跟不上进度的孩子单独辅导,而不是对优等生单独辅导。

3

教师是非常受尊重的专业人士

在芬兰,要通过激烈的竞争和层层筛选,才能成为教师。

所有的竞选者,都至少要拿到硕士学位,才有资格参与教师行业的竞争。这些措施保证了只有10%的顶尖优越者,才能成功进入教育行业。

所以教师是专业性非常高的一种职业,和律师和医生一样受尊重。

4

最高机密:芬兰学生没有课后作业

教师会致力于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们理解消化课堂知识,这样就不用让孩子在家写作业写到半夜,而是拿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学到的知识。

Finland allows their children to be children。与其把孩子关在教室里死记硬背,这里的老师只想让孩子就做一个孩子,去好好地玩,在玩耍中探索和学习。

在老师眼里,学生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孩子请假去爬树,老师也不介意,因为在他们看来爬树也能学到知识。

5

芬兰孩子们的每天家庭作业之一,就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不是孩子继续啃教科书,而是鼓励去读自己想看的书,用自我引发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在书籍的世界。

芬兰教育体系把阅读与写作视为极重要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不仅教材和辅具的选择范围很广泛,教师更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阅读内容、范围与进阶程度,也会倾听并支持孩子的想法。

也会和图书馆一起举办不同的形式活动,让学生和亲子的阅读更加生活化。在芬兰,有80%的人有去图书馆的习惯,每年造访图书馆的人次多达4000万。

芬兰名言:Read even if you sink

《姆明一族》是每个芬兰人都读过的故事,代表芬兰精神和国家认同定位。

6

阅读环境:图书馆是芬兰的人文地标

芬兰众多的公立图书馆,除了都有现代化的设备、丰实的藏书。其中儿童区,更是宽广、丰富、完善,而且童趣十足。

不仅有各种儿童书籍期刊,各种语言的童书、音乐、DVD、舒适的沙发、随处可见的可爱玩偶,娃娃及装饰,营造出一种亲子阅读的自由氛围。

7

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多种语言

芬兰教育非常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的语言越多,眼界就越开阔,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全世界的知识。

因此语言的学习,不论是母语(芬兰文),还是外语(英文、法文、德文等),在芬兰基础教育的课程时数中,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一般的芬兰学生,至少会有三至四种语言学习的机会,至少会熟练运用3种以上的语言。

8

最重要的原则:要让孩子做快乐的人

让学生快乐成长,这是学校和老师想让孩子做的第一件事。

所以他们不仅支持孩子去玩,还会主动带着孩子去玩。在芬兰,每节课后都会有漫长的课外时间,教师会带着孩子冲向户外玩耍。

因为芬兰的冬天太漫长太黑暗,所以他们更珍惜户外玩耍的机会。就连刚出生的小孩子,都会被家长带着出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所以芬兰学生的假期很长(2个半月,以前是3个月),这样孩子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大自然中玩耍。

9

烹饪、艺术、体育等,所有的都要学

芬兰的音乐教育非常成功,民族乐派大师西贝流士和人们耳熟能详的《芬兰颂》,就是来自芬兰。

除此之外,芬兰学生们要学的还有很多,比如游泳、花式溜冰、曲棍球、绘画、艺术、乐器、音乐、体育和阅读等。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芬兰学生上课时间最少、写作业时间最少,学的东西却一点也不少。

这是因为,芬兰老师每天会花4个小时研究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成效。因此,学生们大多能够很快掌握需要学会的知识。

10

让孩子有时间玩耍社交

拥有着欧洲最顶级的教育系统,芬兰的孩子在7岁以前却不学任何数学、阅读和写作,光让孩子去玩。那7岁之前,他们做了什么呢?

日托中心会教他们一些社交习惯。比如,学会交朋友,学会尊重他人,比如,自己穿衣服。芬兰官方也一直强调的是学前教育的“学习的乐趣”,语言的丰富性以及沟通能力。

每天90分钟的户外活动必不可少。“芬兰的幼儿园不是为升学作准备的,”芬兰教育专家Pasi Sahlberg 说,“主要是保证孩子是快乐的,并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

芬兰学生的整体表现都很出色。他们不只在阅读、解决问题能力项目上的评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数学、自然科学等科目,也和大家习以为常认定数理能力比较强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

芬兰的教育模式是什么

  一是平等的教育理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芬兰1921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1968年,芬兰议会提出口号:“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接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1998年颁布《基础教育法》,称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文明与平等”。全国60万名中小学生,有4000多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所学校不到150人,班额不超过20人,是典型的小校小班。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矫正计划,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他们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排名”,家长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排第几名,老师也不知道。在老师眼里,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这样做,为的是避免人为制造出“差生”,使之最终成为社会包袱。  二是“综合学校”体制。这是平等教育理念的体制保障。早先,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由初等学校(小学)、文法学校和市民学校构成。学生小学毕业后随即分化,来自中上层家庭的“尖子生”选择文法学校,将来上大学,当“白领”;大部分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学生进市民学校,毕业之后上职业学校,成为“蓝领”。1950年,进入文法学校的学生只占适龄儿童的27%。芬兰政府对此深感危机,认为学校的等级制结构有违平等理念,过早分流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他们从1972年开始改革,把初等学校、文法学校初中部和市民学校整合为综合学校(小学加中学);而文法学校高中部演变为新的普通高中。同时,政府将综合学校系统纳入公共财政范围,所有适龄儿童均可在任何一所综合学校接受均等的九年义务制基础教育。这样,学生在15、16岁之前就没有所谓的淘汰系统,所有学童都享有同等教育机会,接受质量一致的教育。  三是高素质的师资。正如在萨卡林梅基学校了解到的,芬兰中小学教师至少要硕士毕业,这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法律规定。教师的高素质,保证了教育的高水准。在芬兰,教师是一个“基于研究的职业”,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必须以研究者的态度看待教学工作。也就是说,芬兰的教师都要求是研究型教师。各教育机构免费为教师提供培训甚至攻读学位的机会。芬兰没有独立的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下设教育学院。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合理,教育创新能力强。在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是教师,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是教师。  四是地方和教师的自主权。芬兰每4年制定颁布一次全国核心课程大纲,规定公共科目和课时分配,至于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采用什么教科书,完全由地方政府、学校董事会和教师自行决定。目前,芬兰综合学校低年级(1—6年级)阶段即有语言类选修课,高年级(7—9年级)阶段开设的选修课比例占总课时的22%。允许学生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进度学习,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到其他学校选修课程。这种自主灵活的教学安排和自主的课程选择,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学生将来在高中和大学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心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  五是“不分年级制”。这是芬兰高中普遍实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取消了年级划分,学制极富弹性,学生在2至4年的高中阶段无需留级或升级,只需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课程以安排学习进度。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将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最大限度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倾向、爱好和发展要求的需要,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芬兰教育被称为是世界第一,它到底领先在什么地方

芬兰教育在科学以及阅读方面是在世界的前十,芬兰学生的素质在这一方面位于世界的第一梯队。所以芬兰教育能够让学生有这样的素质,但是却不像国家一样充斥着竞争性教育、补课,所以芬兰教育在这方面是领先其他的国家的。因为根据统计,芬兰学生每周平均学习正规课程的时间是经济体以及PISA国家中最短的。所以无论从知识面、综合分析以及创新能力来说,芬兰的学生都是挺好的。

在芬兰其实是没有应试教育的,芬兰学生都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自然他们更加容易发现学习的乐趣。很多芬兰孩子都是在7岁的时候才入学,因为政府局觉得7岁的孩子心智已经是比较成熟,可以慢慢引导,培养良好的习惯。因为好习惯从小的时候就培养好,那么对于长大的时候,是非常有益处的。不像是中国的小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比较、竞争。在每一个阶段,学校和老师都很有耐心去教导学生的,实实在在地帮学生们去解决问题。

我觉得芬兰教育的重点更加偏向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因为有了这些好习惯,芬兰学生自然会自己去学习探讨。在学生中,考试很少,不提倡排名制,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特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必要用同一份卷子把所有人一一排序,这一个排名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成就。

芬兰教育更叫着重强调品质、公平、平等。所以在芬兰不会出现教育资源偏差的现象,即使是很贫穷的国家,也能获得一样的教育资源。不仅是这样,还会协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建立可以追求学习的正面心态。芬兰教育中比较多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在芬兰,芬兰学生没有太多的学习焦虑,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才能领先世界。

芬兰的教育水平究竟有多牛

芬兰的教育水平有多牛?举最简单的例子,美国教育系统都向芬兰教育系统取经学习,你说牛不牛?

具体来说,芬兰教育水平主要牛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全力周到的教育福利。

在芬兰,从小孩一出生,国家就开始发福利,不仅抚养小孩的家庭会得到生活补贴,其中还会有一部分补贴由政府指定专款专用,必须用在小孩的教育上。

很多人都羡慕北欧完善的国民福利体系,但当我真的在芬兰待了两年,才真的体会到他们的福利为什么被全世界那么多人羡慕。

首先,芬兰的教育是免费的,而且水准由国家把关,保证每个芬兰学生在不同的学校都能享受到质量差不多的教育。

然后,更让我没有想到的,芬兰的教育不仅免费,大学生每月还可以获得芬兰政府发放的津贴,金额500至600欧元不等,相当于4000元左右人民币!只是为了能让学生安心把大学念完。

为什么芬兰政府如此不惜血本?

因为芬兰政府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纳税人!今天把每个孩子教育好,这些孩子长大工作以后就可以为国家纳税,反哺国家和社会,国家又有更多的钱为国民提供福利,这难道不是良性循环?

第二,芬兰教育的科学性。

在芬兰的时候,有位旅居芬兰的中国教育学博士跟我们说,芬兰的小学教材,各学科之间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融合,比如,数学教材有一部分用英文写,小孩做数学题的同时就可以联系英语,手工课也会用到其他课上学过的知识。

个人认为,芬兰教育并不牛在能出多少精英,拿多少诺贝尔奖,而是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周到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一件快乐的事情。


欢迎关注百度账号,士兵的军情之翼,更多内容,可关注本人建设中的微信号:tankt995969

关于芬兰教育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