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毓琦科学网博客

何毓琦科学网博客(学术休假的春晖计划)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7-25 21:06:40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家好,关于何毓琦科学网博客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学术休假的春晖计划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学术休假的春晖计划

尽管学术休假与中国科学家仍有距离,但是中国科学界对此并不陌生。典型事件是中国教育部于1996年设立的“春晖计划”,即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的“柔性引进”。 2000年底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春晖计划”由政府部门积极推行,有着温情的细节规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执行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励津贴、补助经费。受聘的海外留学人才在国内招聘高校工作期限为6个月至1年。“春晖计划”在作10年总结时写道:共资助140多个留学人员团体,12000人次短期回国工作。也许是尝到了国外学术休假的甜头,第一批被列入“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试点的高校,也可以算是国内学术休假制度的先行者。尽管相关部门没有提出具体措施,清华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分别在2004年前后相继提出学术休假制度。“至少从规章制度上提出学术休假是一个教授的权益,这是一个进步!” 林杰是一位乐观的倡议者,“学术休假一般是在工作满6至7年之后,这时候该上的职称也上了,要争取更高职称可能还需要经过几年。所以,这时正适合休假、充电。”哈佛大学教授何毓琦在科学网博客中讲述了自己在学术休假时坚持每天和研究生散步的事例:1987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休假”,每天早上我特意把车停到哈佛大学,让研究生们轮流陪我步行两英里,走到麻省理工学院。这样一来,我每周至少有一到两次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讨论每个人的研究进展。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李真真也很推崇学术休假。目前的状态是一些科研机构都在紧紧跟随社会热点或者国际热点,导致研究人员只能考虑很实际的问题,跟着热点走下去,没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学科积淀会越来越薄。而研究人员有时需要的仅仅是跳出惯有的思维、方法和路径。”李真真说。然而,学术休假仍然远离着中国科学家。如果以2004年部分高校高调宣布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算起,至今2009年,时过5年,却无法在国内找到一位真正享受过学术休假的人,0比“春晖计划”的12000应是一个学界无法释怀的比例。资金约束?“推行学术休假主要是资源问题。谁出钱支持这种休假?国内要执行这一制度,主要要看每个科研单位或大学能否有经济力量支持这种休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助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扬生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说。林杰对美国学术休假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认可美国的做法,即学术休假的经费主要应由学校承担或者一些基金会项目的支持。林杰建议,学术休假甚至可以作为教师发展的组成部分,从教师发展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支持。徐扬生院士提出了资金来源更广泛的可能性。如一种可以是由“派出单位”出,另一种是由本人的科研经费支出,也可以是由“接受单位”支出。他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派出单位出一半,另一半由本人的科研经费或“接受单位”支出。学术休假对相关个人收入规定也不尽相同,有薪水减半、取消课时费等,总而言之,相对在岗期间,个人收入是有所下调的。不过,收入问题并没有引起被采访者的过多关注,而国内实行多年的访问学者制度,似乎也没有因为国内机构要承担派出学者的基本工资而受阻。抱憾实施细则中科院政策所在2001年前后正式提出学术休假,但是一直没有实际演练过,这与其他许多科研院所的情况大致相同。在李真真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实施细则。作为一项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学术休假不仅仅是一个研究人员离开多久的简单问题,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措施。西方国家学术休假的审批过程为:有此项打算的教师需预先提交一份详细的计划,在得到系领导和院长的同意以后,被送到分管学术休假事务的教师评价委员会讨论通过,最终递交校长和董事会审批。有些大学会对每年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数量作出限制;有些大学则遵循预算作出相应的规定。“首要是管理部门如何考虑。如果一个单位真正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甚至可以采取强制性休假,关键是前期要可操作,后续要可评估。比如,一位教授打算学术休假,提交的计划是写本专著,他销假时就可以用这本书作为考核对象。”李真真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与进化学系教授龙漫远向记者介绍:在美国,只有“终身教授”(tenured professor)才有资格享受学术休假。有了终身职位,不用参加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短期考评,教授们自然会珍惜自己学术休假的机会,利用这段时间,为自己长远的学术生涯作积累。他说,“一般来讲美国的中青年科学家会珍惜这次机会,我没见到过有到我们实验室来学术休假的人偷懒。”对于高校,师资力量能否允许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国外高校一般采用模块教学,即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一个模块通常是一个总量为4~8 学期周学时的教学单元。而国内高校教师除了科研,教学任务比较重,特别是一旦承担了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就是一个很长的教学过程,很难真正脱身一段时间去作学术交流。“因为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在教务安排上也难以同时让很多老师学术休假。我们学院一直想推行学术休假,但终因难以平衡而未能实施。”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曹广福告诉《科学新闻》。休,还是不休?有资格休假而没有准备去利用这一资源的人,提到学术休假先摇头,管理制度、配套措施、工作环境等不利因素脱口而出。“学者自身就没有重视学术休假!”李真真没有丝毫犹豫地评说。但她也认为部分教授可能并不愿意学术休假,“因为涉及考评制度、学术环境等,很复杂”。还有更多的理由使一线人员无法完成休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科院科研人员分析,现在已经有一定工作年限、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忙于跑课题,潜规则是一个大课题就那么个小圈子敲定,融入这样一个圈子十分不易。如果你离开了,不要说一年,有可能几次缺席重要场合,都有可能被踢出一个项目的“申请游戏”。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曾在其科学网博客上发表《导师学术休假和研究生培养“放羊”》一文。老教授一片苦心是为了提醒校方,一定要处理好导师学术休假和别让研究生“放羊”的关系,而对那些“放羊”过度的导师们也该有切实的整治措施才是。李真真则认为不能休假的原因之一,是整个学术环境还没有达到。一个研究课题,可能会因为一个重要研究者的离开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美国很多研究机构则有很好的研究团队,彼此研究水平相当,团队中某一个人的离去,对研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休假还是休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研究者Celina Sima曾对美国一所公立大学三个学年被批准的学术休假申请进行调查,发现教师们无论是对学术休假的预期还是实际的目标,都首推学术研究。在《科学新闻》采访过程中,国内大部分学者也认为学术休假应该是出于学术目的,而非个人放松。然而在中文语境中,“休假”更多联系着的,则是“休息”的语义。从网上可以浏览到青岛市发布的的《关于组织2008年专家学术休假考察活动的通知》,内容大意是:国家或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可以参加此休假考察,时间为8天,休假考察路线为云南线(昆明、大理、丽江、玉龙雪山、香格里拉、泸沽湖等)。“对纯休假,我持反对态度,原因是学术研究本来就是个很有弹性的工作,你某个阶段想做研究,可以专心做研究,若不想做,大可以休息一下,不需要行政安排。”曹广福说。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贾贵儒认为学术休假这个名词翻译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徐扬生对此特别释义了学术休假的概念,“学术休假不是‘休假’,也不是因为职业生涯倦怠,而是学术发展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制度改进尽管学术休假在西方国家已经实行百年之久,但也有诸多问题。如1991年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院长罗斯(M. Richard Rose)休假四个月为政府部门做研究。虽然他的休假是保密的,但还是被透露出去,引发争议。学校董事会成立专门审查小组,调查结果属实,罗斯因此辞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越来越多的立法者对学术休假持批评态度,那些锐意改革的校董们也主张对这一制度进行审查。“学术休假应该是所有在职教师都可以享有的基本权益。为了使这项制度达到实效,中国高校在试行学术休假时,很有必要加强休假申请与评估的环节。”林杰说。也有些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所产生的收益并非预期那样高。如全美有关公立大学教师及其学术休假的法律规定最完善的路易斯安那州每年用于教师学术休假的花费甚巨。但统计表明,该州大约只有59%的教师休假后返回原校。因此学生与公众并没有从学术休假中受益多少。“但是国外并不是否定这一制度,而是在思考如何完善!”李真真说。

科学家的名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完全名单 (包括已故院士) 1 数学物理学部 (191) 艾国祥 白以龙 蔡诗东 陈 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功 陈建生 陈景润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陈希孺 程开甲 程民德 崔尔杰 戴传曾 戴元本 邓稼先 丁大钊 丁伟岳 丁夏畦 段学复 范海福 方 成 方守贤 冯 端 冯 康 甘子钊 葛墨林 葛庭燧 龚昌德 谷超豪 关肇直 管惟炎 郭柏灵 郭尚平 郭永怀 郭仲衡 郝柏林 何泽慧 何祚庥 贺贤土 洪朝生 洪家兴 胡 宁 胡和生 胡济民 胡仁宇 胡世华 华罗庚 黄 昆 黄润乾 黄胜年 黄祖洽 霍裕平 江泽涵 姜伯驹 解思深 金建中 经福谦 柯 召 邝宇平 李 林 李邦河 李大潜 李德平 李方华 李国平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荫远 李正武 廖山涛 林 群 林同骥 刘应明 卢鹤绂 陆 埮 陆启铿 陆学善 吕 敏 马大猷 马志明 闵乃本 欧阳钟灿 潘承洞 彭桓武 彭实戈 蒲富恪 钱临照 钱三强 钱伟长 钱学森 曲钦岳 饶毓泰 沈 元 沈文庆 沈学础 施汝为 石钟慈 苏步青 苏定强 苏肇冰 孙义燧 谈镐生 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 刚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汪德昭 王 迅 王 元 王承书 王鼎盛 王淦昌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 王绶琯 王湘浩 王业宁 王竹溪 王梓坤 魏宝文 魏荣爵 文 兰 吴杭生 吴式枢 吴文俊 吴有训 席泽宗 夏道行 冼鼎昌 肖 健 谢家麟 谢希德 熊大闰 徐叙瑢 徐至展 许宝騄 严济慈 严加安 严志达 杨 乐 杨澄中 杨福家 杨国桢 杨立铭 杨应昌 叶朝辉 叶企孙 叶叔华 应崇福 于 渌 于 敏 余瑞璜 詹文龙 张 杰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 张焕乔 张家铝 张仁和 张淑仪 张文裕 张钰哲 张裕恒 张宗燧 张宗烨 章 综 赵光达 赵忠贤 赵忠尧 郑厚植 周 恒 周光召 周培源 周同庆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光亚 朱洪元 庄逢甘 邹广田 2 化学部 (175) 白春礼 蔡镏生 蔡启瑞 曹 镛 曹本熹 查全性 陈 懿 陈冠荣 陈洪渊 陈家镛 陈鉴远 陈俊武 陈凯先 陈庆云 陈荣悌 陈茹玉 陈新滋 陈耀祖 程津培 程镕时 戴安邦 戴立信 邓从豪 邓景发 方肇伦 费维扬 冯守华 冯新德 傅 鹰 高 鸿 高济宇 高世扬 高小霞 高怡生 高振衡 顾翼东 郭景坤 郭慕孙 郭燮贤 何炳林 何国钟 何鸣元 洪茂椿 侯建国 侯祥麟 侯虞钧 胡 英 胡宏纹 黄 宪 黄 量 黄葆同 黄本立 黄春辉 黄鸣龙 黄乃正 黄维垣 黄耀曾 黄志镗 黄子卿 嵇汝运 计亮年 纪育沣 江 龙 江 明 江元生 姜圣阶 蒋丽金 蒋明谦 蒋锡夔 黎乐民 李 灿 李方训 李洪钟 李静海 梁敬魁 梁树权 梁晓天 林国强 林励吾 林尚安 刘若庄 刘有成 刘元方 柳大纲 楼南泉 卢嘉锡 卢佩章 陆婉珍 陆熙炎 麻生明 麦松威 闵恩泽 倪嘉缵 彭少逸 钱保功 钱人元 钱逸泰 钱志道 任咏华 沙国河 申泮文 沈家骢 沈天慧 沈之荃 时 钧 苏 锵 苏元复 孙家钟 唐敖庆 唐有祺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万惠霖 汪 猷 汪德熙 汪尔康 汪家鼎 王 夔 王 序 王葆仁 王方定 王佛松 吴 奇 吴浩青 吴新涛 吴学周 吴养洁 吴云东 吴征铠 武 迟 肖 伦 谢毓元 邢其毅 徐 僖 徐光宪 徐如人 徐晓白 严东生 颜德岳 杨石先 杨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殷之文 游效曾 余国琮 俞汝勤 虞宏正 袁 权 袁承业 袁翰青 恽子强 曾昭抡 张 滂 张存浩 张大煜 张礼和 张乾二 张青莲 张玉奎 赵承嘏 赵玉芬 赵宗燠 郑兰荪 支志明 周其凤 周同惠 周维善 朱道本 朱起鹤 朱清时 朱亚杰 庄长恭 卓仁禧 3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232) 鲍文奎 贝时璋 秉 志 蔡 翘 蔡 旭 蔡邦华 曹天钦 曹文宣 常文瑞 陈 桢 陈 竺 陈凤桐 陈华癸 陈焕镛 陈可冀 陈世骧 陈慰峰 陈文贵 陈文新 陈晓亚 陈宜瑜 陈宜张 陈中伟 陈子元 承淡安 戴芳澜 戴松恩 邓叔群 邓子新 丁 颖 方精云 方荣祥 方心芳 冯德培 冯兰洲 冯泽芳 高尚荫 龚岳亭 郭爱克 韩济生 韩启德 郝 水 贺 林 贺福初 洪德元 洪国藩 洪孟民 侯光炯 侯学煜 胡经甫 黄家驷 黄祯祥 蒋有绪 金国章 金善宝 鞠 躬 孔祥复 匡廷云 黎尚豪 李 博 李朝义 李季伦 李继侗 李家洋 李竟雄 李连捷 李庆逵 李振声 梁 希 梁伯强 梁栋材 梁植权 梁智仁 林 镕 林其谁 林巧稚 刘承钊 刘崇乐 刘建康 刘瑞玉 刘思职 刘新垣 刘以训 刘允怡 娄成后 卢永根 陆宝麟 陆士新 罗宗洛 马世骏 马文昭 毛江森 钮经义 潘 菽 庞雄飞 裴 钢 蒲蛰龙 戚正武 钱崇澍 强伯勤 钦俊德 秦仁昌 邱式邦 裘法祖 裘维蕃 饶子和 沈 岩 沈其震 沈善炯 沈允钢 沈韫芬 沈自尹 盛彤笙 施教耐 施立明 施履吉 施蕴渝 石元春 宋大祥 苏国辉 孙大业 孙汉董 孙曼霁 孙儒泳 谈家桢 汤飞凡 汤佩松 唐崇惕 唐守正 唐仲璋 田 波 童第周 童坦君 涂 治 汪堃仁 汪忠镐 王大成 王德宝 王恩多 王伏雄 王家楫 王善源 王世真 王文采 王应睐 王正敏 王志均 王志新 王志珍 魏 曦 魏江春 魏于全 吴 旻 吴常信 吴建屏 吴阶平 吴孟超 吴英恺 吴征镒 吴中伦 吴祖泽 伍献文 肖龙友 谢联辉 谢少文 熊 毅 徐冠仁 徐国钧 许根俊 许智宏 薛社普 阎隆飞 阎逊初 阳含熙 杨 简 杨福愉 杨弘远 杨惟义 杨雄里 姚 錱 姚开泰 叶桔泉 叶玉如 殷宏章 尹文英 印象初 于天仁 俞大绂 俞德浚 曾 毅 曾呈奎 曾益新 翟中和 张春霆 张广学 张景钺 张启发 张树政 张锡钧 张香桐 张孝骞 张新时 张亚平 张永莲 张友尚 张肇骞 张致一 赵尔宓 赵国屏 赵洪璋 赵善欢 郑光美 郑国锠 郑儒永 郑守仪 郑万钧 郑作新 钟惠澜 周 俊 周廷冲 周泽昭 朱 洗 朱既明 朱壬葆 朱兆良 朱祖祥 朱作言 诸福棠 庄巧生 庄孝僡 邹 冈 邹承鲁 4 地学部 (192)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纪平 陈 旭 陈 顒 陈国达 陈俊勇 陈梦熊 陈庆宣 陈述彭 陈永龄 陈运泰 程纯枢 程国栋 程裕淇 池际尚 丑纪范 戴金星 邓起东 丁国瑜 丁仲礼 董申保 方 俊 冯景兰 冯士筰 符淙斌 傅承义 傅家谟 高 俊 高由禧 高振西 谷德振 顾功叙 顾知微 关士聪 郭承基 郭令智 郭文魁 郝诒纯 何作霖 侯德封 侯仁之 胡敦欣 黄秉维 黄汲清 黄荣辉 黄绍显 贾承造 贾福海 贾兰坡 金玉玕 金振民 乐森璕 李 钧 李崇银 李春昱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四光 李廷栋 李小文 李星学 林学钰 刘宝珺 刘昌明 刘东生 刘光鼎 刘嘉麒 刘振兴 卢衍豪 陆大道 吕达仁 马 瑾 马杏垣 马在田 马宗晋 毛汉礼 孟宪民 穆恩之 欧阳自远 裴文中 秦大河 秦馨菱 秦蕴珊 邱占祥 任纪舜 任美锷 戎嘉余 沈其韩 盛金章 施雅风 石耀霖 斯行健 宋叔和 苏纪兰 孙 枢 孙大中 孙殿卿 孙鸿烈 孙云铸 谭其骧 陶诗言 滕吉文 田奇 田在艺 童庆禧 涂长望 涂传诒 涂光炽 汪集旸 汪品先 王 仁 王 水 王 颖 王 钰 王德滋 王恒升 王鸿祯 王铁冠 王曰伦 王之卓 王竹泉 魏奉思 文圣常 翁文波 吴传钧 吴国雄 吴汝康 吴新智 伍荣生 武 衡 席承藩 夏坚白 肖序常 谢家荣 谢学锦 谢义炳 徐 仁 徐冠华 徐克勤 徐世浙 许 杰 许厚泽 许志琴 薛禹群 杨 起 杨文采 杨钟健 杨遵仪 姚振兴 业治铮 叶大年 叶笃正 叶嘉安 叶连俊 殷鸿福 尹赞勋 於崇文 俞建章 袁道先 袁见齐 岳希新 曾庆存 曾融生 翟裕生 张本仁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国伟 张弥曼 张彭熹 张文佑 张宗祜 章 申 赵柏林 赵金科 赵九章 赵鹏大 赵其国 郑 度 钟大赉 周立三 周明镇 周廷儒 周秀骥 周志炎 朱 夏 朱日祥 朱显谟 竺可桢 5 信息技术科学部 (82) 包为民 保 铮 陈桂林 陈国良 陈翰馥 陈俊亮 陈星弼 陈星旦 褚君浩 戴汝为 董韫美 冯纯伯 干福熹 高庆狮 郭 雷 郭光灿 何积丰 侯 洵 侯朝焕 黄 琳 黄宏嘉 黄民强 黄纬禄 简水生 匡定波 雷啸霖 李 未 李启虎 李衍达 李志坚 梁思礼 林惠民 林为干 林尊琪 刘盛纲 刘颂豪 刘永坦 陆汝钤 陆元九 罗沛霖 母国光 彭堃墀 秦国刚 阙端麟 沈绪榜 宋 健 孙钟秀 唐稚松 王 圩 王 选 王 越 王大珩 王家骐 王启明 王守觉 王守武 王阳元 王育竹 王占国 王之江 吴德馨 吴宏鑫 吴培亨 吴全德 夏建白 夏培肃 薛永祺 杨芙清 杨嘉墀 姚建铨 叶培大 张 钹 张 煦 张景中 张嗣瀛 张效祥 郑耀宗 郑有炓 周炳琨 周巢尘 周兴铭 朱中梁 6 技术科学部 (204) 毕德显 蔡昌年 蔡方荫 蔡金涛 蔡其巩 蔡睿贤 曹楚南 曹春晓 曹建猷 常 迵 陈 达 陈创天 陈芳允 陈能宽 陈新民 陈学俊 陈宗基 陈祖煜 程耿东 程庆国 程孝刚 褚应璜 慈云桂 戴念慈 党鸿辛 邓锡铭 丁舜年 都有为 窦国仁 范守善 高景德 高为炳 高玉臣 高镇同 葛昌纯 龚祖同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郭可信 过增元 韩祯祥 侯德榜 胡海昌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 黄文熙 姜中宏 蒋民华 金展鹏 靳树梁 柯 俊 雷天觉 李 强 李 天 李 薰 李国豪 李济生 李敏华 李述汤 李文采 李依依 梁守盘 梁思成 林 皋 林秉南 林兰英 刘宝镛 刘敦桢 刘高联 刘广均 刘恢先 刘仙洲 柳百新 卢 柯 卢 强 卢肇钧 路甬祥 吕保维 马祖光 毛鹤年 茅以升 孟少农 孟昭英 苗永瑞 闵桂荣 欧阳予 潘际銮 潘家铮 彭一刚 齐 康 钱 宁 钱令希 钱钟韩 邱大洪 任新民 邵象华 沈 鸿 沈志云 沈珠江 师昌绪 石青云 石志仁 史绍熙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 钧 孙德和 孙家栋 唐九华 唐叔贤 陶宝祺 陶亨咸 陶文铨 童宪章 屠守锷 汪 耕 汪胡桢 汪菊潜 汪闻韶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景唐 王立鼎 王希季 王之玺 魏寿昆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 吴学蔺 吴仲华 吴自良 伍小平 肖纪美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士高 徐性初 徐芝纶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 恺 严陆光 颜鸣皋 杨 卫 杨 槱 杨叔子 杨廷宝 姚 熹 叶恒强 叶培建 叶渚沛 余梦伦 俞鸿儒 张 维 张 泽 张楚汉 张德庆 张恩虬 张光斗 张沛霖 张兴钤 张佑启 张钟俊 张作梅 章名涛 章梓雄 赵淳生 赵飞克 赵仁恺 郑时龄 郑哲敏 支秉彝 钟万勰 钟香崇 周 远 周 仁 周本濂 周干峙 周国治 周惠久 周锡元 周孝信 周尧和 周志宏 朱 静 朱森元 朱位秋 朱物华 庄逢辰 庄育智 邹世昌 邹元爔 7 外籍院士 (28) 巴 顿 伯奇费尔 陈省身 崔 琦 德 泰 丁肇中 冯元桢 傅睿思 高 锟 葛守仁 何毓琦 黄煦涛 霍克弗尔特 霍西金斯 简悦威 杰 尔 井口洋夫 科 顿 克里斯琴森 库 什 莱 恩 雷 文 黎念之 李约瑟 李政道 利翁斯 林家翘 林同炎 罗伯特.康 马库斯 毛河光 米歇尔 莫里茨 潘诺夫斯基 丘成桐 萨支唐 沈元壤 司马贺 田长霖 威 利 威塞尔 吴健雄 吴耀祖 肖荫堂 辛克维奇 杨振宁 姚期智 张立纲 张永山 朱棣文 朱经武 卓以和

何毓琦的个人简介

何毓琦(Yu-Chi Ho):祖籍浙江诸暨枫桥赵家花明泉村,美籍自动控制专家,为民国何竞武将军之子,何毓璇之兄。1934年3月1日生于上海,1953和1955年分别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1958~196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后一直在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任教,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何毓琦教授四十多年来在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领域,包括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轮,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及智能系统等重要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其中某些领域正是由何教授开创的。

何毓琦的相关资料

背景何毓琦博士以敢于针砭时弊闻名科学界,2007年4月25日入驻科学网博客以来,受到网民的热烈欢迎。其中《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Life of an Academic in the US)一文备受关注。论文全文除了在工业界全职工作了三年,我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是在美国渡过的。尽管我一直只供职于一所大学,我在伯克利、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伦敦帝国学院做过整学期的访问学者,而且还对全世界无数学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过短期访问。因此,将我40余年的经历与科学网的中国读者分享大概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此外,在适当的时候,我愿意将这些在美国的经历与中国的情况相对照。当然了,美国大学的种类很多,我将主要讨论研究型大学。一些非常优秀的纯教学院校则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之内,如马萨诸塞州威廉姆镇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和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斯沃特穆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最后,下面写的都是我的个人经历,请不要当作典型或者真理。在一流大学晋升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成为一名伟大的教师(仅仅优秀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你能够在教授常见本科课程,比如基础经济学、基础物理、计算机入门等课程的时候发挥创造性和组织能力。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从学术水平上讲,一个系里能够教这种课的老师很多,你必须表现出超常的教学和创造力。另外,学校里选课人数众多的本科课程其实很少。我在哈佛待了40多年,经常看到非常优秀甚至近乎伟大的老师没有拿到终身职位,不得不离开哈佛。(注:美国大学盛行一种制度,即所谓的“七年试用期”,在这七年里,你要么拿到终身职位,要么走人。不遵守这“七年试用期”的学校会被列入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黑名单。)另外一个晋级的途径当然就是搞研究了。教学基本上只是一个本地行为,而研究则是世界性的。对学校来说,一流的研究工作的性能价格比比教学要高的多,因此学校更看重研究。然而在一流大学里,你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比如在哈佛,在决定你是否能够拿到终身教职的时候,学校会特意把你与世界上同领域的权威放在一起比较。我是在1965年拿到哈佛的终身教授职位的,那之后的30年里,我们系没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统科学领域的年轻教授终身职位。尽管哈佛校长和各系主任绝对不敢承认,我早早就意识到而且不断地教导年轻同事们:“哈佛付你钱是为了让你维护并不断提高它的世界声誉的,别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黄金法则一: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为了搞研究,你必须有经费、有学生。实际上,如果没有经费,你根本不可能供得起学生。在美国,尽管有各类奖学金,大多数研究生还都依靠导师的科研经费支持着。一般一个研究生一年要花掉导师五万美元。如果你的组里一直保持五到六个研究生的话,你每年最低必须保证25万美元左右的预算,而你必须和全美国的同领域科学家们竞争来争取这些经费。你不用指望研究生的头两年能有什么回报,博士生只有到了第三年第四年才开始出成绩,所以导师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是做出了很大投资的。我认识不少同事,跟我发誓赌咒再也不招中国学生了,因为他们来一两年就跑掉了,要么转去一个更好的学校,要么有了别的什么机会。不错,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从法律角度看,学生没有义务必须读完博士,但是从道德角度讲,导师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钱,你应该肩负起你的责任。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学生都意识到这一点,这种行为对于后来想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来说等于是过河拆桥。还有,一个一线大学教授至少要花25%的工作时间在编写基金申请书、准备研究报告和撰写论文上。因此黄金法则二:擅长写作和演讲,了解什么是最前沿的课题,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当然了,如果你能开创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能够说服全世界这就是最前沿的,那就更棒了,所谓“英雄造时事”。)黄金法则一和黄金法则二意味着你必须让全世界知道你是谁。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优秀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学术会议上好好介绍你的研究。很多科学家以为搞科研是最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写论文和做报告不那么重要。但是实际上,除非你提出了相对论或者搞定了人类基因图谱,你的研究要跟成千上万和你一样聪明的人竞争。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有个好想法,写篇好文章和给个好报告是三项独立的而且同等重要的工作。每一项工作要付出的艰苦努力都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做个好报告,仅仅从论文里复制拷贝制作一套PPT是远远不够的,对着论文照本宣科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本来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做的报告惨不忍睹,令人不忍卒听。实际上,一个好的报告应该能够让一般听众听懂,同时又给专家同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统计数据表明,一篇普通的发表了的科技论文的读者只有5位,其中还包括了论文的和审稿人。但是,一次优秀的讲座的听众可能多达数十人、数百人甚至数千人。大多数听众一个月后大概都不记得你讲座的具体内容了,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可能还会记得,你的那次讲座非常成功。这种针对听众的讲座能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目前,各种政府基金管理机构的官员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主要就是为了了解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发现那些值得资助的人。你给报告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就坐在听众中间。那么,让你的报告清晰易懂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然而,我还是不断地碰到很多研究出色的科学家在做报告的时候完全无视听众的存在,报告晦涩难懂,让人觉得他非常傲慢无礼。我年轻的时候,如果听不懂别人的报告,就怪自己无知;现在,如果我听不懂一个人在说些什么,我就怪那个作报告的人。让报告清楚明白、不浪费我的时间是他的责任。我的座右铭是“完全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特定时间内适当地明白任何事情。”多年以来,投身学术研究意味着接受一种较为贫穷的生活方式,因为学校的工资低于工商业界,但是至少在科学技术领域,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为工业界做咨询可以大大增加你的收入,但是做咨询的真正好处在于你处理的是一些实际问题,你经常会受到这些实际问题的启发,转向新的研究方向。而且你取得任何一点成绩都会有一支“拉拉队”自动为你欢呼加油。你根本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说服别人你的工作很重要。你也不会钻牛角尖,在一些没人感兴趣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意识到咨询的这一好处,允许教授每周一天时间用于咨询工作。就我而言,我在整个学术生涯中都不断地从事咨询工作,而且我敢说我所有绝妙的研究想法都来源于某项咨询工作,尽管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项咨询项目所知甚少。合适的咨询工作会创造“三赢”的局面:客户赢、学校赢、你也赢。投身科研的另外一个次要好处是你可以借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周游五湖四海。商业界的人出差,时间都很紧,基本上来去匆匆,没什么休闲的机会。但是研究人员出差,会前会后都能找出观光的时间来(比方说王鸿飞博士的博客里写到的)。比起旅行的全部费用,你自费的部分是很少的。有本旅游手册叫做《有生之年必去的1000个地方》,我在40余年的学术生涯里,已经和我太太去了这1000个地方中的230个,还不算很多这本书没有列出来的地方。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走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旅行能够让你增长见识,而且在学术界你会和很多第一次见面的国际同行交上朋友,因为你们的研究兴趣相投,所以能够一见如故。他们是你最好的导游。(注:有一次,我让我的一个中国研究生招待一位南美同行,她回来以后非常兴奋,告诉我说这个陌生人竟然能够理解她的博士论文研究中的种种精妙之处,尽管他们来自两个隔着千山万水的不同国家,年龄相差很多而且以前从未谋面。)至于研究的乐趣嘛,当你在数个月的艰苦工作后第一次有了不错的发现,你会陷入几秒钟的狂喜——全世界你是唯一一个认识这个真理的人。这样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彻夜难眠,有时候甚至会高兴到胃疼的地步。我没有在商业界待过,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是我想这种发现的喜悦大概不亚于赢得一个大订单或者在股市大有斩获。要是我一年能享受一次这样的喜悦,我就很满足了。一个人回顾他的学术生涯,审查他一生撰写发表的所有文章,也许只有10%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和旅行很相似。你很高兴去过很多地方,但是只有几个地方让你终身难忘。最好的一点是,搞研究的人时间比较自由,基本上你可以自行安排。你是你自己的老板。和普通商业界人士比起来,除了申请经费,你不得不做的无聊重复的工作要少很多。你可以在你真心喜欢的工作上投入差不多50%的时间和精力。我一直告诫我的学生,如果你50%的时间喜欢你正在做的工作,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工作!因为你喜欢你的工作,所以你会格外刻苦。节假日和平时没有区别。一天工作20个小时、一周工作100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我已经这把年纪了,而且正式退休了,每天醒着的一半以上的时间还花在学术上。通过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还有我在科学网博客上读到的,我发现中国的学术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和世界其它地方越来越像了。我期待着将来与科学网和其它地方的同行们更多地交换意见。中科院外籍院士名单 艾伦·黑格 彼得·史唐 伯奇费尔 蔡南海 崔琦 罗伯特·迪金森 丁肇中 法捷耶夫 冯元桢 弗里德·穆拉德 傅睿思 盖伊·德泰 高锟 葛守仁 何毓琦 胡正明 黄煦涛 霍克弗尔特 霍西金斯 简悦威 杰马里·莱恩 井口洋夫 克劳斯·冯·克利钦 库什 雷文 黎念之 李政道 理查德·N·杰尔 林家翘 罗伯特·康 马库斯 毛河光 米歇尔 莫里茨 钱煦 丘成桐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 萨姆韦尔·格里戈良 萨支唐 沈元壤 托斯登·威塞尔 万森·库尔提欧 威利 吴耀祖 肖荫堂 杨振宁 卓以和 朱经武 朱棣文 张永山 姚期智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

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于1994年底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成立。其前身是1962年3月成立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控制理论研究室,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单位。首任室主任为著名科学家关肇直院士、副主任为宋健院士。四十多年来,该室无论在控制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在国防和工程、经济等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奠定和推动我国的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内系统与控制理论研究的中心;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以及20多项院、部级奖。 该室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优势,以科学、工程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开展系统控制中带有普遍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做出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工作,并针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际项目,取得应用成果,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研究方向有随机系统、非线性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参数估计、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网络信息论、复杂系统与复杂性、量子控制、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等。本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许多新的生长点不断涌现。该室现有成员17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IEEEFellow3人、IFACFellow3人,博士导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另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编委6人次,国内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20余人次。多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兼职,先后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执委会委员,IFAC技术局委员,IFAC系统与信号协调委员会主席,IFAC奖励委员会委员及YAP奖评选委员会主席,IFAC建模、辨识与信号处理委员会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常委等。 目前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的主要人员如下:职务 姓名 单位中心主任 郭 雷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中心副主任 韩 靖 程代展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何毓琦 Harvard University陈翰馥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顾 问 John Holl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方向包括复杂自适应系统,系统生物学 ,量子控制系统,复杂多个体系统 ,同步分析,集体行为的“软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设计 ,复杂网络 ,网络信息论 ,网络同步,复杂系统控制,反馈能力的研究,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非线性系统等。 1.基本情况概述信息安全中心于2002年3月由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批准成立。信息安全中心于2002年6月5日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行成立会。出席成立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和高新技术局的有关负责人,国家基金委副主任和信息学部、数理学部负责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我院的8位院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邮电大学,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等的同行专家多人。信息安全中心的宗旨:研究信息安全的科学理论,解决信息安全技术问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高度重视成果转化。2.研究中心研究工作(a) 理论研究: ·流密码,高维循环码和线性系统结构·椭圆曲线与超椭圆曲线密码设计与分析·密钥共享理论技术研究·安全多方计算·代数攻击·数字签名(b) 技术研发:·具有身份认证的二维条码理论与技术(与软件所合作)3.信息安全中心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万哲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主任:刘木兰 研究员 副主任:吴新文 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名单

老师都挺牛,具体可查阅http://www.sist.tsinghua.edu.cn/里的教师导航栏1.姚期智院士 2.孙家广院士 3.李三立院士 4.张钹院士 5.周炳琨院士 6.吴佑寿院士 7.吴澄院士 8.李志坚院士 9.李衍达院士 10.外籍教授 信息学院讲席/名誉/客座教授一览表 姓 名 学衔种类 国 籍 所在单位 聘请单位 聘请时间 备 注 姚期智 讲席教授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首席科学家 计算机系 2003.10.29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图灵奖”获得者 黄煦涛 讲席教授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UIUC)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计算机系 2002.6.4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何毓琦 讲席教授 客座教授 美国 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分部 终身教授 自动化系 2001.10.15 2001.4.25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外籍双院士 IEEE终身会士 萨支唐 名誉教授 美国 佛罗里达大学电机和电子工程系教授、 工学院首席科学家 微电子所 2003.9.7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张立纲 名誉教授 美国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 电子系 1996.4.3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高 锟 名誉教授 美国 香港中文大学 电子系 1995.7.4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厉鼎毅 名誉教授 美国 美国电报电话贝尔实验室 电子系 1987.10.20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葛守仁 名誉教授 美国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原工学院院长 微电子所 1985.06.13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张亚勤 客座教授 美国 原美国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现任微软全球副总裁 电子系 2003.11.4 IEEE会士 谭年熊 客座教授 中国 美国GlobeSpan,Inc.高级技术主管 电子系 2002.9.26 凌复云 客座教授 美国 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技术副总裁 电子系 2002.5.31 多田邦雄 客座教授 日本 日本横滨大学 电子系 2000.8.24 孙 雁 客座教授 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 Onetta Inc首席技术官及工程技术副总裁 电子系 1999.2.12 钟宝璇 客座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 电子系 1998.11.16 李天培 客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前首席科学家 电子系 1998.05.08 IEEE会士 桑原守二 客座教授 日本 日本电话电信公司 电子系 1996.12.12 林清隆 客座教授 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 电子系 1995.08 IEEE会士 斯华龄 客座教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国际神经网络委员会前主席 电子系 1994.10.20 末松安晴 客座教授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电子系 1991.04.17 R.L.Byer 客座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 电子系 1986.09.17 IEEE会士 Nishi Yoshio 客座教授 美国 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 微电子所 2004. 5.21 待举行仪式 王康隆 客座教授 美国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教授 微电子所 2002.9.28 IEEE会士 高秉强 客座教授 美国 原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 微电子所 2002.4.17 IEEE会士 国吉敏彦 客座教授 日本 日本NEC公司 微电子所 2001.12.25 Dr. Aart de Geus 客座教授 美国 Synopsys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微电子所 2001.7.9 徐清祥 客座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 微电子所 2000.10.12 施 敏 客座教授 美国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 微电子所 2000.6.6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IEEE会士 马佐平 客座教授 美国 美国耶鲁大学电机系系主任 微电子所 1997.08.05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IEEE会士 连永君 客座教授 美国 北京智能电子公司 微电子所 1995.11.01 R.Dutton 客座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 微电子所 1995.10.23 IEEE会士 胡正明 客座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微电子所 1991.10.25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IEEE会士 张奇伟 客座教授 美国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Watson生物科学学院 计算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 自动化系 2003.10.16 沈向洋 客座教授 中国 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 自动化系 2003.9.9 谈自忠 客座教授 美国 华盛顿大学系统科学与数学系机器人与 自动化中心主任 自动化系 2001.4.25 IEEE会士 刘瑞文 客座教授 美国 美国圣母大学 自动化系 1997.06.16 Elmar Schrufer 客座教授 德国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自动化系 1993.10.19 张丽霞 客座教授 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计算机系 2004年 待举行仪式 张宏江 客座教授 中国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计算机系 2003.9.9 IEEE会士 程中宽 客座教授 美国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计算机系 2002.10.15 李大维 客座教授 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 计算机系 2000.5.9 IEEE会士 李开复 客座教授 微软副总裁,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计算机系 1999.11.19 IEEE会士 顾 钧 客座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 1999.10.15 徐杨生 客座教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计算机系 1999.03.19 IEEE会士 高木冬二 客座教授 日本 日本MEKTRON株式会社 计算机系 1994.04.05 野口正一 客座教授 日本 日本东北大学 计算机系 1991.11.15 宫 力 客座教授 美国 SUN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 软件学院 2002.5.10 唐乃辉 客座教授 美国 IBM公司全球副总裁 信息学院 1997.11.18 附:讲席教授团组成员名单 陆宝森 何毓琦讲席教授组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 自动化系 IEEE会士 龚维博 何毓琦讲席教授组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 自动化系 IEEE会士 曹希仁 何毓琦讲席教授组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自动化系 IEEE会士 严厚民 何毓琦讲席教授组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自动化系 孙明廷 黄煦涛讲席教授组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IEEE Transaction on Multimedia主编 计算机系 IEEE会士 Alfred Bruckstein 黄煦涛讲席教授组 以色列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计算机系 黄正能 黄煦涛讲席教授组 华盛顿大学教授 计算机系 IEEE会士 蔡进一 姚期智讲席教授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计算机系 邓小铁 姚期智讲席教授组 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计算机系 堵丁柱 姚期智讲席教授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计算机系 姜涛 姚期智讲席教授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计算机系 李明 姚期智讲席教授组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计算机系 滕尚华 姚期智讲席教授组 美国波士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计算机系

何毓琦的学术贡献

他在最优控制和滤波、微分对策、信息结构和组队论、激励控制理论、离散系统动态系统摄动分析等方面,都做过领先的工作。著有《应用最优控制》(与布赖森合作,1969、1975年),《大规模系统的方向》(与密特共为主编,1976年)两书。拥有四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他是控制、决策和最优化方面的七个国际杂志的编委。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他是控制系统分会 (CSS)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的成员,并于1971~1973年任咨询委员会主席。他是美国多个政府委员会和工业组织的顾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NSF)中决策与管理科学方面的成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他还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名誉教授。何教授长期以来对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特别是自动化理论及工程实践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79年以来,他曾多次在国内讲学,开设培训班,开展合作研究。自1980年开始,他已先后为我国培养了近十个博士生和多位访问学者,国内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制造系统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他的系列演讲及合作研究的推动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为鼓励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创造,何毓琦教授还出资在国内设立了“何潘清漪离散事件系统论文奖”,并在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设立了“何潘清漪奖学金”。2000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关于何毓琦科学网博客,学术休假的春晖计划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