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国会大厦 德国

德国国会大厦(德国国会大厦哪年被烧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9-01 00:09:05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德国国会大厦,以及德国国会大厦哪年被烧的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德国国会大厦哪年被烧的

  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    德国国会大厦  二次大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德国历史问答”展览。目前,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东西德合并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Christo 和Jeanne Claude 包裹国会大厦。德国联邦议院于1998年底迁入国会大厦,1999年在此选举下一任联邦总统。现在,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

二战苏军攻克议会大厦为什么几千德军宁可战死没有一个投降的呢

因为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不是这些德国士兵宁可战死,而是无法投降美英盟军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德国士兵落到苏联士兵手中只会生不如死。 

1945年4月29日,苏联军队对德国国会大厦发动了猛烈攻击。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坚守在国会大厦,战斗到全部死亡。

在整个进攻过程中,德军防守十分顽强,苏军不得不与德军一个接一个地作战。

即使在一个角落,废墟也变成了战场。直到德军全部阵亡,苏军在晚上21:50把象征胜利的红旗挂在国民议会大厦的屋顶上。

德军武装党卫军

德国军队没有选择投降的原因。其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德国武装卫兵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紧紧抓住大多数人的。

这些人对希特勒很着迷。在与盟军作战的过程中,武装党卫军表现出极大的勇气。

他们的战斗信条是最终敢于捍卫柏林的战略地位,这表明他们早已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不是胜利就是死亡,决不选择投降。

另外,德国入侵苏联给苏联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党卫队武装管理的战俘和集中营犯罪严重。

因此,苏联对德国战俘,特别是党卫军的战俘,也采取了高压的态度。

许多战俘被直接枪杀,更多的战俘被送往寒冷的西伯利亚集中营辛勤劳作,这些战俘活下来的希望渺茫。

这也使德军更愿意像英国和法国军队或属于西方的美国军队一样投降,但他们在面对苏联军队时会战斗到底。

苏军胜利后合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不仅包括被侵略国的人民,甚至德国,而且还有大量的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和平来之不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德国国会大厦在哪里,游客可以参观吗

德国国会大厦 (Bundestagsgebaeude) 位于首都柏林的市中心,紧邻勃兰登堡门。德国国会大厦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也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玻璃的圆形穹顶是国会大厦建筑的一大特点,由一个铺满玻璃镜的导致圆锥体支撑,别具一格。这个玻璃穹顶是柏林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柏林全貌。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国会大厦免费对全世界游客开放,参观前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此外,德国国家旅游局官网还有在线云游德国国会大厦的方式哦,在网站的“DiscoverGermanyFromHome”页面即可找到游览入口,在家也能360°参观国会大厦。

德国国会大厦的介绍

德国国会大厦(德语: Reichstagsgebäude),简称国会大厦;官方名称为“帝国国会大厦大会场”,(德语: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aude)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中心区蒂尔加藤区的一座建筑。其先乃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国联邦总统。从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

柏林国会大厦攻防战有多残酷呢

1945年4月16日,苏军三个方面军的250万大军在奥德河西岸4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兵锋直指德国首都柏林。经过18个昼夜的激战,苏维埃的红色巨锤将第三帝国的心脏砸得粉碎。在柏林战役中,苏军经历了地狱般的残酷巷战,为夺取一座座象征纳粹至高权力的建筑物付出了高昂代价,在这些目标中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国会大厦尤其受到重视,包括朱可夫元帅在内的苏军前线将领们希望在5月1日之前夺取国会大厦,作为国际劳动节的特别献礼,围绕国会大厦的殊死战斗就是整个柏林巷战的缩影。

进攻柏林城前苏军听取作战计划

柏林要塞核心

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蒂尔加滕区北部,始建于1884年,由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于1894年建成,融合了古典式、巴洛克式、哥特式、文艺复兴等多种建筑风格,是柏林的著名地标之一,在1894年至1933年间一直是德意志帝国议会和魏玛共和国议会所在地,因此被视为德国政治权力的中心,也被苏军看作纳粹政权的象征。不过,在纳粹党人眼中,国会大厦代表着他们所痛恨的民主制度,在1933年的“国会纵火案”发生后,这座建筑物就被废弃,一直没有修复。

1900年时的国会大厦,前方是绿树掩映的国王广场,在广场中央耸立着胜利纪念柱。第二张照片是苏军攻克柏林后在柏林地标建筑胜利纪念柱前合影。

1945年春季,柏林被宣布为要塞,城区划分为8个防区,市中心的政府区设为Z区,由出身警卫旗队的党卫军老兵威廉·蒙克准将指挥的党卫军部队防守,他们直接听命于希特勒本人,不受柏林城防司令节制,而国会大厦是Z区北部的防御要点。

从进攻的角度看,国会大厦绝不是一个易于攻克的目标。在蒂尔加滕区北面,流经柏林城区的施普雷河呈U形转弯,形成一个向北的“半岛”,国会大厦位于半岛根部东侧,坐东朝西,背靠河岸,其南面不远处就是勃兰登堡门,西面隔着400米宽的国王广场与克罗尔歌剧院相对,国王广场北面是包括瑞士大使馆在内的外交官公寓区,西北面是被称为“希姆莱宫”的内政部大楼,上述建筑群形成了国会大厦的外围屏障,有2座桥梁将半岛与施普雷河北岸城区连通,分别是西北面的毛奇桥和东北面的皇太子桥。

现代德国国会大厦采用了哪些高科技技术

1991年6月20日联邦议会以仅18票的多数决定将其会址迁往柏林。在搬迁计划中,德国国会大厦必须改建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大厦。1993年开始招标。最重要的标准是透明度、清晰度和模范性的能源技术。在80份设计中最后有三份获胜:诺曼·福斯特、皮·德·布鲁因和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方案。福斯特的设计中包括一个在大厦上方、与它不相连的一个玻璃顶,这个玻璃顶完全笼罩了大厦及其周围地区。但是出于美观(有人称这个设计为“德国最大的加油站”)以及预计的13亿马克未能获得公众批准。在此期间他使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设计,胜过了他的两名竞争对手。在他的新设计中福斯特并没有计划给国会大厦加一座拱顶。在他的解释中他甚至特别表示反对“出于纯象征性原因”在大厦顶上加任何提高的结构,他不建议加一个顶(如他本来的设计)或者一个拱顶。出于政治家的压力在1994年和1995年顶部的设计多次修改。1995年5月8日福斯特展示了一个玻璃的、可行的拱顶,这是他的最后设计。议员们同意了这个设计方案。卡拉特拉瓦却指责福斯特盗用了他本来的设计,因为卡拉特拉瓦参加招标的设计中有一个类似的拱顶。经过专家评审和再评审,最后,大多数专家认为一个像拱顶这样的传统建筑结构无法有特别的著作权。从1971年开始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准备其“包扎国会大厦”的计划。1994年1月波恩联邦议会召开大会讨论是否一个像国会大厦这样拥有国家象征性的建筑可以作为艺术品使用。大多数议员表示同意。从1995年6月24日至7月7日国会大厦完全包在银色的不燃纤维布内,包裹用的绳子有三厘米粗。在两个星期内这个艺术品吸引了五百万人参观。改建前最后大厦内的最后一次活动是1994年12月2日举行的。1995年5月末改建准备工作完成。这些工作包括去除石棉和将1970年代改建时遮盖起来的结构释放出来。许多原来的结构均保存下来,后来又结合到改造后的建筑中。保存老建筑是对建筑师提出的要求之一。历史遗迹要能够看到。其中包括1945年5月苏联红军士兵在建筑内的留言。在俄罗斯外交官的同意下包含种族歧视内容及其它下流内容的涂鸦被去除,其它的留言则予以保存并可供参观。1995年7月末改建工程开始。鲍姆加藤的改建被去除,清理出4.5万吨垃圾。为了保证的建筑的稳定性,原来保罗·瓦洛特在建筑地基里打下的2300根支柱又增添了90根。1996年6月开始内部的基础改建,在老建筑的结构中产生了一座新建筑。包括贯通所有三层楼的大会场和在三层楼的记者招待厅。北翼和南翼约占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二,基本上保持了过去的状态,仅有修缮。大会场面积1200平方米(瓦洛特的大会场为640平方米,鲍姆加藤的为1375 平方米),主席台又改移到东边,如同建筑初始时的状态。观众可以通过一个为此特地建造的中间层到观众台。三层楼仅供议员使用。改建时使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在老建筑里主要使用淡色和暖色的石灰岩和砂岩。为了提高建筑的清晰度,建筑内分九个区,每个区有自己的(有时非常鲜艳的)颜色。房间内也有同色的木质墙壁,但是这些颜色有时与房间里展出的艺术品不谐和。后来设计的拱顶吸引了许多来访者,成为了柏林的一个标志。通过西门来访者可以进入大厦。经过安全检查后他们首先到达可以行走的楼顶。楼顶上的拱顶直径38米,高23.5米,重1200吨。它的钢铁骨骼由24根竖直的肋(每根之间有15度的距离)和17根水平的环(每根间有1.65米的距离)组成。玻璃的总面积为3000 平方米。在其内侧有两条对称的、螺旋式的、约1.8米宽、230米长的斜坡可以走到离地面40迈克尔处的一个瞭望台。拱顶的最高处离地面47米,比保罗·瓦洛特设计的拱顶低得多。每天平均有8000名来访者。福斯特在接受改建时得到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总改建用费不能超过六亿马克,包括拱顶的用费以及所有其它费用。1999年4月19日在国会大厦的首次会议上象征性地将大厦的钥匙交给议会主席。标志着改建工程按期按价完成。1999年9月7日德国联邦议会开始在改建后的国会大厦正式开始工作。至2006年6月共有1800多万人参观了国会大厦。能源技术1990年代国会大厦的改建中顾及生态学问题是招标时的重要要求之一。大厦的暖气和能源系统结合了太阳能技术、机械通气、使用地层作为冷和热储藏、热电厂、废热发电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屋顶上的太阳能设备的面积有300多平方米。此外还有两座以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来的生物柴油为燃料的热电厂。这些供电设施可以提供国会大厦及其周围的议会82%的电能。在夏季,一座吸收式冷冻机使用电厂的部分余热驱动来为大厦供冷。另一部分余热投入地下300米深处的水库中,将其内的盐水加热到约摄氏70度并泵回地下,这些热水可以在冬季用来取暖。另一个60米深处的水库则用于存储冬季的冷气,也用于夏季供冷。通过这些和一些其它措施,国会大厦的年二氧化碳释放量可以从约7000吨降低到400至1000吨。大厦的拱顶也与能源技术结合,用来作为大会场的照明和通风。通过360个漏斗状排列的镜子将日光引入会场。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并引起会场温度升高,一部分可通过电脑控制活动的镜子可以通过太阳的位置改为反光镜或遮光镜。在漏斗的内部热气可以导引到建筑的最高处,通过一个拱顶中心的圆洞排出。在其通道上它还经过一个热回收设备,将部分余热收回。拱顶圆洞下有一个排雨水的装置。瓦洛特在他的设计中就已经为了建筑的通风而建造了许多通风管。这些通风管重新启用。艺术作品在国会大厦改建前就已经有在大厦内陈列艺术作品的计划,这个计划在改建过程中得到采纳。国会大厦是柏林市中心政府区的建筑中艺术陈列的中心建筑。在改建过程中又有18位艺术家受邀请为大厦提供他们自己的作品。除德国知名的艺术家外,鉴于柏林过去的占领时期的历史,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艺术家也受邀。除此之外大厦内还陈列着许多收买或者租借的艺术品。大厦内共陈列有近30名现代艺术家的作品。

德国国会大厦的建造装饰

1888年建造中的国会大厦在工程期间尤其是拱顶造成了特别的困难。由于不同的要求瓦洛特不得不将它从本来计划的中心大会场的上方移向西边的入口上方。按照这个计划工程开始,但是随着工程的进展建筑师越来越坚信这个被迫的更改必须还原。经过极其困难的讨论他终于获得了还原的批准。但是此时大会场的支持墙已经完成,根据所有的计算它们不够强来支撑计划中的石拱顶。1889年被授命解决这个问题的建筑工程师赫尔曼·齐默曼才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他将拱顶的高度从85米降低为约75米,此外他建议使用一个比较轻的,对于当时的技术而言相当难的钢和玻璃拱顶。这样产生的拱顶为大会场提供自然光,为议会大厦提供了一个庄严的顶,同时也是德国工程师技术的一个典范。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一开始他对国会大厦报好感。在拱顶问题上他支持瓦洛特将拱顶移回中心的建议。但是总的说来他对这个拱顶不满——因为他觉得这个拱顶代表着他讨厌的议会的权利,此外因为这个拱顶比他的王城宫邸67米高的拱顶高。从约1892年开始他明显开始厌恶国会大厦。他将它称为是“庸俗的顶峰”和“完全糟糕的成品”,非官方地他称国会大厦为“帝国猴馆”。对瓦洛特本人他也越来越反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瓦洛特有一次即刻驳回了皇帝的一个更改要求。他拒绝向瓦洛特授予多项本来计划授予他的荣誉。此外他写信给他的亲信菲利普·楚·奥伊伦堡说,他在一次接见中多次得以侮辱瓦洛特。保罗·瓦洛特试图创造一个新的民族建筑风格,一个在建筑中相当于德意志帝国对于德意志小国家和文化圈的统一的新的德意志建筑风格。因此整座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向结合。在外部他主要使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风格,并结合了德国文艺复兴的元素,比如新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和当时非常时髦的钢和玻璃结构(拱顶)。当时许多人显然觉得这个结合并非成功,而是非常不合理的多种风格的平行结合。保守派反对拱顶的现代化技术,而革新派则不喜欢主建筑臃肿的文艺复兴风格。柏林影响很大的城市建筑顾问和建筑师路德维希·霍夫曼的批评尤其尖刻:他称这座建筑为“高级运尸车”。但是也有一些报道说当时大多数德国建筑师对这座建筑的评价很高。1894年12月5日拱顶石被纳入。这次庆典也主要是一次军事庆典。瓦洛特带领皇帝和皇后参观新建筑。在公众场合威廉二世满口挎扬。总建筑费用为2400万马克。这笔钱主要是通过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战争赔款支付的。 总的来说作为议会大厦国会大厦的内部设施优良。其内部建筑技术是当时领先的。大厦有一座自己的电站。它拥有中心暖气设施,房间里有温度调控、电扇、双层窗户、电话、坐式厕所……除德意志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会议厅外还有:读书厅、多个会议室、一间休息室、存衣处、洗手间和更衣室。图书馆在开始使用时有九万卷藏书,一共计划可以容纳32万卷书。档案馆里很快就藏有上百万文件。这些文件可以通过一个高级的液压系统送到读书厅。但是有一个缺点很快就非常明显了——大厦内缺乏足够的议员工作室来让左右的议员工作。与欧洲其它议院建筑相比它的地基为138x96米,比较小。有人写道:“对他(指议员)来说有……雕刻精细的壁板、国王广场的美丽景色……有什么用处,假如他没有座位坐下、没有空闲的写字台来读书写字?”此后几年里的改建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使得议员的数字从397名增加到600多名,更加加剧了这个问题。1920年代末计划在国会大厦北部增建,但是这个计划没有能够付诸实行。大多数房间,包括大会议厅,是用木板覆盖的,栎木、白蜡木、漂白的松木和热带木材。使用木材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声响效果,此外木材比石材要便宜。除此之外还有风格问题。瓦洛特主要是按照德国16和17世纪文艺复兴风格来设计内部装潢和家具的。木材覆盖的墙壁以及木材的装饰,比如门上方的扇形的三角装饰,或者方尖塔装饰、雕刻的立柱和栏杆以及比喻的人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官方建筑,比如富有城市的市政大厦,中非常常见,因此也被用来装饰国会大厦。这个非常精心的装饰往往被参观者看作是典型的德国式,因此也在这里被使用。与此相反的则是国会大厦的外形,它虽然有一些德国式的风格但是总体上的印象则是当时非常普及的“国际新文艺复兴式”。 1894年拱顶石被纳入时艺术修饰还没有完成。这个艺术修饰的目的在于体现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德意志各分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统一。入口处山墙上的帝国国徽以及拱顶顶部的皇冠以及入口上方莱因霍尔德·贝加斯塑造的日耳曼尼亚雕塑群代表着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图像的许多地方也体现出来德意志帝国是由其不同的分国或者州组成的,比如德国所有州的州徽和王国的国徽、重要城市的市徽以及人形化的莱茵河和维斯瓦河。除此之外在角楼上还有当时时髦的16个形象:艺术、科学、教育等等。为了保持国家统一性的代表以及避免地区间的竞争建筑师选择了德国各个地区的雕塑家来完成外围的图案。国会大厦的山墙瓦洛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说这座建筑是为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当时大家都估计这三个词会在启用时刻在西部大门上。但是这个部位有20多年空着。一般认为威廉二世亲自操纵来阻碍将这三个词刻上去。但是这个怀疑没有确凿证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圣诞节这三个词才被放上去。一般历史研究认为有两个原因:德国社会民主党同意战争贷款,皇帝为此表示“感谢”;或者是因为当时人民已经厌倦战争,因此此举是用来鼓舞人民的战心。著名的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使用当时非常时髦的Uncial字体塑造了这三个词。词本身是用1813年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末期缴获的两门大炮的铸铁被熔化后造的。每个字母高60厘米。瓦洛特于1899年赴德雷斯顿任教授,但是直到1912年他逝世依然不时因为国会大厦的装修问题而从事顾问职务。 在国会大厦改建前就已经有在大厦内陈列艺术作品的计划,这个计划在改建过程中被采纳。国会大厦是柏林市中心政府区的建筑中艺术陈列的中心建筑。在改建过程中又有18位艺术家受邀请为大厦提供他们自己的作品。除德国知名的艺术家外,鉴于柏林过去被占的历史,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艺术家也受邀。除此之外大厦内还陈列着许多收买或者租借的艺术品。大厦内共陈列有近30名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以下为其中的几部作品:卡塔利娜·西维丁在1992年就为纪念被纳粹迫害和杀害的议员在议院休息室中设立了大型的、题材为毁灭和再生的由五幅照片绘画组成的艺术品,此外还有放在木桌上的纪念书。西格玛·波尔克和格哈特·里希特被受任为西侧入口70米高的墙设立艺术装饰。里希特使用黑色、红色和黄色的彩色玻璃组成了一个有多种理解方法的、21米高的图。波尔克则装饰了一组内容来自政治和历史的、由五个发光盒组成的拼图。延尼·霍尔策在北侧的入口处树立了一根柱子,上面垂直地不断有彩色的、1871年至1992年间议员的演讲和叫喊,按照艺术家的愿望不断有新的演讲加入。乔治·巴塞利茨在南侧的入口厅设立了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面投影有倒过来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利希式的绘画,来强调绘画中的形式元素。伯恩哈特·海伊西奇提供了一幅名为《时间和生命》的绘画。它以德国表现主义的手法体现了德国历史中众多关键时刻。约瑟夫·鲍依斯的作品《带装备的桌子》是一个长期外借艺术品:一块用青铜铸的桌子,上面有一个盒子,前面的地上有两个球,盒子与球之间有电线相连。这个作品代表自然与技术能量之间的交流。汉斯·哈克为北侧的内院设计了一个艺术品。议员要从他们的选举县中带泥土装进在一个瘦长长方形的木盒子里。一开始没有很多议员响应这个要求。一行霓虹灯的字“为人民”不被泥土遮掩。泥土里长出来的植物随它们生长。在改建时大厦的艺术收藏就以及被非常激烈地争论。比如有人强烈抗议收纳海伊西奇的作品,因为他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与政府的关系非常近,因此有人认为他的作品不应该陈列在民主议会众。哈克的作品的争论更加激烈。他的霓虹灯字行与入口处山墙上的字(为德意志人民)非常相似,因此有人指责他是想修改山墙上的字。哈克表示他认为由于德国近代历史人民这个词有一定的问题,但是他想通过他的字行给予一些思考,而不是想否认山墙上的字。艺术顾问会开了三次会议讨论哈克的作品,议会也开会讨论,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作品。国会大厦中所有艺术品的收购价值为八百万马克,这与法律规定的公共建筑中为艺术作品出的钱的比例相应。每个艺术品的价值没有被一一公开。

二战时被苏军攻陷的德国国会大厦现在是否还存在

  • 大厦还是存在的,虽然战争对他的破坏非常之大,但是后来经过内部的重新设计和外部的复原,依然是德国标志性建筑。他仍然保留了建筑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标志,就是遗憾地缺失了一部分当时的建筑艺术。

  • 德国国会大厦现今依然存在。但是因为在战争中损毁严重,现在的国会大厦只是保留了原建筑的外壳,而内部建筑则全部经过了重新设计与建造。

    德国国会大厦始建于1884年,经过10年的建设于1894年12月5日落成,建成之后的国会大厦立刻成为了首都柏林的地标性建筑,也见证了此后德国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

    二战后期,眼看败局已定,不甘心失败的希特勒将国会大厦改造成为一座碉堡企图负隅顽抗,但苏联军队的炮火打碎了希特勒千年帝国美梦的同时也对国会大厦造成了极大破坏。战后的国会大厦残破不堪,摇摇欲坠,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却也换来了满身伤残。

    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德国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重建工程,在就国会大厦的重建进行讨论时,人们普遍认为对国会大厦的扩建与维修显得既不实际、又无章法,而传统的布局也无法容纳新的功能,所以德国政府面向全球竞标,向全世界征求好的办法来重建国会大厦。

    最终,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爵士的方案中标,根据福斯特爵士的方案,保留国会大厦的外部围墙不变,内部全部掏空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重建。经过这一方案改造的国会大厦,在古老庄严的外壳里包裹着一座现代化的新建筑,既不失其威严又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是古典与流行的完美结合。

    如今的国会大厦已成为德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褪去了历史的风尘,古老的建筑重又获得了新生。

德国国会大厦的历史

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德国国会大厦现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这里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征,现则是大陆东西两侧的效仿聚会之地。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掺杂在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建筑风格中。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二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德国历史问答”展览。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两德统一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德国联邦议院于1998年底迁入国会大厦,1999年在此选举下一任联邦总统。现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 1933年2月27日国会大厦发生的纵火案的细节至今还是欧洲历史学家们研究的题目之一。纵火者、荷兰失业工人范德卢贝究竟是独自作案,而后被纳粹利用大做文章、借机掀起反共浪潮,还是纳粹事先密谋策划的行动?历史学家们还在争论不休。但是,希特勒一伙的反共反人民的阴险面目从此暴露无遗,却是历史学家公认的事实。当年9月的审判是通过电台实况转播的,当季米特洛夫气壮山河的发言把戈林逼得无路可走、窘态百出时,纳粹的宣传机构赶紧中断了实况转播。世人所知不多的是,这场审判当时并未全部在莱比锡进行,大约有一半是在国会大厦里进行的,因为纳粹要利用国会大厦这个场所去煽动反共歇斯底里。国会大厦这把火烧毁了圆顶,毁坏了议会全体会议大厅。从此开始直到二战结束,议会再也没有在这里举行过全体会议。希特勒后来也只对国会大厦略加修复,因为他要继续利用纵火案的现场进行反共宣传。二战开始后,国会大厦被希特勒当作军事工事,四个角楼中有两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体。大厦的窗户被砌死,整个变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充作战地医院。由于当年的国会纵火案是希特勒罪恶统治开始的象征,因此,苏联红军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也将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作为最后战胜希特勒的象征。为夺取国会大厦,红军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胜利后的红军将士在国会大厦内的石墙上刻下不少留言,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德国统一后联邦议院决定把国会大厦重新作为议会所在地时,人们曾对是否保留这些形形色色的留言进行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决定全部保留并拍照作为资料永久保存。 二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个战役是柏林战役。1945年4月20日,百万红军兵临柏林城下,苏军发射的炮弹在柏林市区爆炸。4月21日,苏军1万多门火炮开始轰击柏林,苏军各个集团军从不同方向向柏林市区发起攻击。4月22日,苏军攻克了柏林内层防御阵地,冲进了柏林市区。苏联红军从四面向柏林市区推进,苏军工兵冒着枪林弹雨排除德军布设的障碍物,清除地雷。苏军步兵一幢楼、一条街地向前推进。到1945年4月25日,德军已被压缩至柏林城区一个狭小地域内。4月26日,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4月28日,德军与外界联系中断,苏军的152毫米、203毫米榴弹炮运进柏林市区,对着德国国会大厦进行强攻。德军部署在国会大厦屋顶上的轻型榴弹炮敌不过苏军的大口径榴弹炮,不是被摧毁,就是被打哑。红军战士通过被炮弹轰开的缺口冲进了国会大厦,与德军逐层、逐屋地展开争夺战。1945年4月30日下午2时半,红军战士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就在此刻,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手枪结束了罪恶一生。希特勒死后,德军没有马上投降,争夺国会大厦的战斗依然在进行。5月1日,苏军向柏林市中心的德军最后据点发起攻击,先后攻下了德国空军大厦、秘密警察总部大厦。直到5月2日下午3时,德军才完全停止抵抗,柏林市防司令率残部投降。5月8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百年沧桑,几经战火,旧国会大厦已是残缺不整,60年代的扩建与维修显得既不实际、又无章法,而传统的布局也无法容纳新的功能。为改变这一状况,德国政府举办国际竞标,最终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爵士的方案中标。福斯特素以高技派风格著称于世。在这一方案中,他将高技派手法与传统建筑风格巧妙结合:保留建筑的外墙不变,而将室内全部掏空,以钢结构重做内部结构体系。经过福斯特的大手笔处理,国会大厦这一古老庄严的外壳里包裹的将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建筑。建筑底层及两侧的几层空间内安排着联邦议院主席团、元老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室以及议会党团厅和记者大厅,中央为两层高的椭圆形全会厅。全会厅上层三边环绕大量的观众席,普通公民可以在观众席自由地观看联邦议院的辩论。中央穹顶在二次大战中被毁后便未能重建,这次福斯特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玻璃穹顶:其内为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裸露的全钢结构支撑,参观者可以通过它到达50米高的瞭望平台,眺望柏林的景色。夜间,穹顶从内部照明,从而为德国首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古典的穹顶早已荡然无存,现建造肯定不是真古董。既然如此,何必拘泥于瓦洛特当年的设计。福斯特的这一处理既满足了新的功能要求,又赋予这一古老建筑以新的形象。1995年国会大厦又一次成为新闻界和公众注意的焦点,但这一次是喜剧。包装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用银白色的人造纤维织物把国会大厦裹了个严严实实。在6、7月间的阳光下,这件独出心裁的艺术品像一艘宇宙飞船,又像一个巨兽熠熠生辉。20天展出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500万观众兴致勃勃地观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露天艺术展览,柏林沉浸在一片盛大节日的气氛中。为了这个惊世骇俗的创作意图,德国联邦议院辩论了足足12小时,才给这对艺术家颁发了许可证。1999年4月19日德国联邦议院正式迁入修复翻建过的国会大厦,国会大厦重新回到德国政治生活的中心。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先后设计了27个草图,终于给头秃了几十年的国会大厦重新扣上了一个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幕墙的圆顶。这个被人戏称为“英国鸡蛋”的圆顶造型简洁有力,体现着当代建筑美学的风格,又是一件技术上的杰作。从其顶端悬下一支漏斗状的柱子,下面就是议会全体会议大厅。“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同时,又为了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圆顶的内侧安装了可移动的铝网,由电子计算机按照太阳的运动自动调控位置,其能源来自于国会大厦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

德国著名建筑有哪些

1、新天鹅堡

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由于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灰姑娘城堡。建于1869年。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共有360个房间,其中只有14个房间依照设计完工,其他的346个房间则因为国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2、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是德国最具标志性、最受欢迎的地标之一。它是一个具有两个多世纪历史的建筑,根据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二世的命令建造的。这座纪念碑曾经是冷战时期柏林和德国分裂的象征,而现在成为德国统一的象征。

3、科隆大教堂

作为德国的地标,科隆大教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并一直是科隆人民的骄傲。这一对宏伟的塔楼于1880年完工,北塔塔高157.38米,是科隆第二高的建筑,大教堂可容纳2万多人。

4、德国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德国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于1885年6月9日开始建造,10年后建成。它是为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而建的。它的屋顶露台和圆顶对公众开放,游客可以在这欣赏到美丽、壮观的景色。

5、博物馆岛

博物馆岛在柏林市中心,由新博物馆、国家画廊、佩加蒙博物馆、博德博物馆组成。因位于施普雷河的两条河道的汇合处,故有博物馆岛之称。1999年,博物馆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