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卡罗来纳舰r 北卡罗来纳

北卡罗来纳舰r(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9-18 21:38:53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卡罗来纳舰r,以及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是继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之后第二型安装16吋炮(406毫米)的战列舰,而此时美国的406炮技术已经成熟,其前二后一三联装炮塔的布局被后续舰艇沿用(衣阿华也是),它也是美国的第一级高速战列舰。

由于在20、30年代各海军强国都在研发16吋炮,日本干脆给长门级上了410毫米炮。而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就成了美军的一型实验舰,因为根据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和田纳西级战列舰那4座和3座三联装炮,科罗拉多级回归了前二后二的传统布局。在对16吋炮的各项性能熟悉后对建造的下一级战列舰就有了更为成熟的经验。

而这一级就是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它无论是在布局还是各种性能都比前期的要优秀,也成了以后的“南达科他级”和“衣阿华”级战列舰都是沿用北卡的布局。也就是前二后一的三联装炮塔布局。

科罗拉多级 该级战列舰较为有名的是在二战斗中二号舰“华盛顿”号,因为装有先进的雷达,夜战能力很强。在瓜岛海战中,该舰在夜间利用雷达瞄准,一举击沉日本战列舰“雾岛”号,名声大噪。作为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开端,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与美国海军的实践结晶。

可以说是末代战列舰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战列舰之一。和日本吹雪级驱逐舰一样,该级战列舰美国高速战列舰的奠定者之一。成为之后的发展蓝本 南达科他级,北卡下一级,因为舰体长宽比比北卡罗来纳级小,所以被称为“南胖” 。

哪里有展出二战军舰的地方

既然是要看二战军舰的,那就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有海军军舰,第二个参加过二战并保留至今,所以很遗憾,这两个条件都国内没法j满足。而目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我就知道美国和英国、泰国,如果你想看二战之前的前无畏舰的话也可以去日本。而泰国在二战的时候和日本走的比较近,它保留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武器特色。

首先说美国,在美国夏威夷里你可以去参观留存至今的衣阿华级的2号舰“密苏里号”,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就是在这上面签的。当然你还可以参观珍珠港内当年被日本飞机击沉的“亚利桑那号”。除了在夏威夷,美国本土也有大量的二战驱逐舰、航母、战列舰改为军事博物馆,如威斯康星号2006年3月17日被作为诺福克国家海上博物馆停留在诺福克。2012年6月9日,依阿华号通过洛杉矶港口的主航道,抵达位于圣佩德罗的87号泊位。7月7日,依阿华号在洛杉矶正式成为浮动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总的来说,作为二战规模最大的海军,美国保留下来的二战军舰还是很多的。

这是在大街上拍停泊在港口的威斯康星号战列舰

而在英国的泰晤士河畔,也留存一艘参加过二战的“贝尔法斯特号”轻巡洋舰,不过就这一艘二战的军舰,如果你想看风帆时期的木质风帆战舰也可以在英国参观“胜利号”。不够英国和美国距离中国比较远,泰国和日本就比较近。泰国那个我忘是在哪,网上我又没查到,其实就只有一些舰炮武器而已。而日本的话,日本在战后建造了大和号战列舰的模型,还是挺大的,不过二战时期的并没有被留存下来,不过有参加过对马海战的“三笠号”。

前无畏舰、无畏舰、超无畏舰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代表舰艇是哪个

人类驾驭战舰的历史很长,从几千年前的桨帆战舰到风帆战舰,再到铁甲舰、装甲舰、前无畏舰、准无畏舰、无畏舰、超无畏舰,不断变化的背后是科技的发展与火炮、动力、冶金、电力等工业的进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战舰的形态变化很慢,桨帆和风帆战舰统治了海洋数千年。

▲风帆战列舰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革命席卷全球,也推进了战舰发展。此后战舰演化进入快车道,从几百年一变到几十年,乃至几年就淘汰的速度。

一、铁甲舰时代,约19世纪20~90年代。

1830年,出现了明轮战舰;1840年,法国制造出由螺旋桨和蒸汽动力辅助驱动的护卫舰。

当时的战舰还是木质结构,后来击中目标后爆炸的爆破弹出现,木质船壳再也不堪一击。于是人们在木壳外包裹铁皮,降低爆炸伤害。

1859年,法国制造了第一艘全铁壳结构的“光荣”号战列舰。人们将同时拥有金属外壳、蒸汽动力、发射爆破弹的战舰也称为“装甲舰”。

▲法国“光荣”号战列舰

1873年,英国“蹂躏”号战列舰第一次采用纯蒸汽动力推进,风帆退出历史舞台。到1890年前后,“铁甲舰”一词已很少使用,一般称战斗舰或装甲巡洋舰。

二、1890~1905年,这15年被称为“前无畏舰”时代,是铁甲舰到无畏舰之间的过渡期。

前无畏舰排水量增加到1万吨以上,混装两种口径或两种同口径但不同倍径的主炮,外覆强化钢装甲,采用燃煤蒸汽机动力,航速在20节以下,仍以接舷近战为主。

因火炮技术提高,大口径火炮自铁甲舰时代开始登上战舰。前无畏舰时期,各国战列舰普遍是2~6门主炮,口径以12英寸(305毫米)居多,也有更大(413毫米)或更小(240毫米)的。

主炮以外,还有十几门102~203毫米口径副炮(152居多)和大量更小口径的速射炮。比如英国“威严”级战列舰,装备4门305毫米主炮,12门152毫米副炮,16门76毫米、12门47毫米速射炮。

▲“威严”级战列舰

当时的舰队交战距离比较短,大多在10千米以下。大口径主炮威力大,能打击远处的敌人,但射速太慢。等双方距离拉近后,大量中小口径副炮才是左右胜负的关键,它们射速快、机动灵活、效率高。但是几十门火炮谈不上什么统一指挥,因为口径不同参数也不同,只能各自瞄准射击。

后来鱼雷射程大幅增加,各舰作战距离越拉越远,副炮优势也随之下降。于是又出现了大口径主炮与次一级口径(203~274毫米)的二级主炮组合,以弥补主炮射速低、副炮火力不足的缺陷。

如英国“爱德华七世”战列舰,装备4门305毫米主炮,4门234毫米二级主炮,10门152毫米副炮;法国“丹东”级战列舰,装备4门305毫米主炮,12门240毫米二级主炮,16门75毫米副炮等。

▲“爱德华七世”战列舰线图

此外,电力及液压系统的使用解脱了人力辛劳,它们驱动沉重的装甲炮塔旋转、辅助炮弹装填、调整方向舵、控制动力输出,解决了铁甲舰时期这些工作由大量水手人工操作的烦恼。

三、1906年英国“无畏”号战列舰下水,成为划时代产物,给各国造成了巨大冲击。

▲“无畏”号战列舰

它的特点是装备10门统一型号的12英寸主炮、27门76毫米副炮,采用更先进的蒸汽轮机动力,航速达21节,战力是旧式战列舰的三倍。各国纷纷以此标准建造新战舰,最终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造舰竞赛。

当时主炮的技术提高很快,射速从原来的4分钟1发提高到1分钟2发,精度也大幅改善。前无畏舰时代的多口径主炮因弹道、射速参数不同,火控和观测弹着点都很困难,“无畏号”统一主炮口径为射击指挥和后勤供应带来了极大便利。

▲无畏号的炮塔布局

美国、日本也在设计统一口径的“全重炮”战舰,但英国速度更快。“无畏号”于1905年10月2日铺设龙骨,到1906年10月3日就完工了,只花了1年时间,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前无畏舰退居二线,不再承担一线战列作战任务,改为沿岸炮轰和海防等。

无畏舰主炮布局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是英国“无畏级”,5座炮塔沿舰体中线艏艉舯各1座,两舷对称各1座,形成对前3座、对两舷4座的齐射火力。

第二阶段的代表是德国“拿骚级”,6座炮塔舰艏、舰艉各1座,两舷各2座,呈六角形布局。主炮数量多,但对前方和两舷火力输出却与“无畏号”相同,效率不高。

▲”拿骚“级线图

第三阶段的代表是美国“南卡罗莱纳”级,只有4座炮塔座,因采用创新的“背负式”设计,沿舰体中线分布,各炮塔都可以向两侧射击,使两舷齐射火力与“无畏号”相同,效率最高。不过对前方只有2座炮塔齐射,火力较差。

▲“南卡罗莱纳”级线图

很快,各国无畏舰主炮布局都采用美国“南卡罗莱纳”级标准布置。英、法、德、意、美、日你追我赶,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尤其以英、德竞争最为激烈,也间接促使了一战爆发。

动力方面,英国无畏舰都使用蒸汽轮机,其他各国一开始还有三胀式蒸汽机,后来逐渐过渡到蒸汽轮机。

五、超无畏舰时代。

造舰大赛快速推动战舰革新,1910年,装备10门343毫米口径主炮,火力更强的英国“俄里翁级”战列舰开工,标志着进入“超无畏舰”时代,此时距“无畏号”下水才5年时间。

此后,人们将主炮口径大于305毫米,火力、防护、机动更强的无畏战列舰称为“超无畏舰”。其炮塔布置在中轴线上,排水量增加到25000吨以上。如英国“俄里翁”级、“伊丽莎白女王”级;德国“巴伐利亚”级、美国“内华达”级、日本“扶桑”级都属此类。

▲英国“俄里翁”级

战列舰技术更新太快,以至很多国家的战舰刚刚下水就落后了。如意大利1909年才建造第一艘“但丁•阿利吉耶里号”无畏舰,俄国1909年建造“甘古特级”无畏舰,法国到1910年才开始建造第一艘“孤拔级”无畏舰。

超无畏舰使用动力更强的燃煤或燃油蒸汽轮机,速度达25节以上,交战距离也越来越远,从以前的10千米左右提升到20几千米,超出视距极限,因此舰桥越来越高,又装备了无线电通讯设备,与水上侦察飞机联系。

▲德国“巴伐利亚”级线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打乱了各国节奏,大量资源被抽调给陆军使用。一战中,无畏舰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仅有的一次大规模海战是英德间的“日德兰海战”。双方出动了主力舰队,以德国技术性胜利,英国战略性胜利结束。

一战后德国被《凡尔赛条约》限制起来,日本和美国开始造舰竞赛,到1922年,庞大的造舰开支压得各国喘不过气来。为摆脱困境,英美法意日5个海军强国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约定各国造舰总吨位比例,限制战列舰主炮口径在16英寸(410毫米)以下。超过标准的战列舰一部分拆解,一部分改建成航空母舰,自此世界海军进入假日时期。

到1930~40年代,各国战列舰都具备了超无畏舰标准,所以超无畏舰名称也渐渐不用,直接称战列舰了。

▲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母日本”凤翔“号

1939年二战爆发,世界再次陷入战争。各国无畏舰、超无畏舰都加入战斗,但航空母舰和航空兵强势崛起,再大的主炮、再厚的装甲也无能为力,二战后战列舰退出历史舞台。

从桨帆、风帆一路到铁甲、装甲、无畏舰,巨舰大炮这一枝科技树暂时完结,等待未来更新的科技将其解封。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二战中,日本海军的潜艇有什么样的表现

我想说,其实日本的潜艇部队是很不错的,军官和水兵都训练有素、业务精通,一些型号潜艇质量也还可以,也许正是因为有良好的基础,所以即使在白痴上级的折腾下,日本潜艇仍然可以靠个人能力取得几个很不错的战绩。

众所周知,潜艇最大的优势是隐蔽性,日本人也许就根据这个优势,把潜艇定位成了“刺客”的角色,荆轲刺秦王、要离刺庆忌……,再加上武士道的变态思想,潜艇部队就成了用来对敌人主力舰进行斩首的敢死队。

至于潜艇最适合干的破交,这不是游击队偷偷摸摸打黑枪吗,我大和武士才不要干这种杂贺党的脏活!于是才有了攻击运输船最多只能用一枚鱼雷的奇葩规定。

于是日本潜艇就不得不前仆后继地去和拥有强大反潜力量保护的美军主力舰撕逼。而浩瀚的太平洋又决定了腿短的潜艇很难发现适合攻击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潜艇还真的能完成几次斩首,反过来说明其战斗力还真不错。

头号刺客——一箭三雕的伊19

伊19号艇长木梨鹰一少佐

1942年9月15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东南方潜航寻敌的伊19号潜艇通过声呐发现了美国海军黄蜂号航母编队。艇长木梨鹰一少佐指挥伊19号穿过护航舰艇,悄悄地摸到了距离黄蜂号不到900米的阵位上。

被爆炸和大火浓烟包围的黄蜂号,这是日本潜艇击沉的第二艘航空母舰

下午14点44分,伊19号齐射6枚95式氧气鱼雷,其中3枚鱼雷立即击中了黄蜂号的右舷,并且引爆了舰上的燃油库和弹药库!飞行甲板和机库顿时变成一片火海。爆炸还摧毁了黄蜂号的消防系统,切断了舰上的通信电路。这使得损管人员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灭火工作。15点20分,无法挽救的黄蜂号被迫弃船,随后被护航的美军驱逐舰用鱼雷击沉。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是服役不久的新舰,结果出师未捷就被迫返厂大修

另外3枚脱靶的鱼雷穿过了美军舰队中央的空旷水域,直奔另一侧的护航舰艇而去。下午14点52分,一枚鱼雷击中了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在它的左舷1号炮塔位置撕开了一个32英尺长18英尺宽的大洞!严重受损的北卡罗来纳号不得不中止护航任务,返航进行维修。

运气极背的奥布莱恩号驱逐舰中雷爆炸的瞬间,远处是燃烧中的黄蜂号

14点54分,美军驱逐舰奥布莱恩号发现了一枚脱靶的鱼雷。该舰立刻进行急转向,试图避开这枚鱼雷。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进行急转向的过程中,奥布莱恩号的舰首却撞上了另外一枚鱼雷!尽管奥布莱恩号并没有当场沉没,但是它的舰首结构已经严重受损。数日后,当奥布莱恩试图返回后方进行维修的时候,舰首突然断裂,美国人只得弃船。

二号刺客——捡漏的伊168号

1942年6月5日,参加中途岛之战的伊168号潜艇突然接到紧急命令:“一艘美国航母受到我海军航空部队的攻击后严重受损,目前正在中途岛东北150海里处缓慢移动,伊-168立即追击该航母,务必将其击沉。”

伊168号艇长田边弥八少佐

这艘受伤的航母正是约克城号,该舰在中途岛战役中被日军舰载机炸伤,动力系统受损,严重侧倾,不得不在7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退出战斗缓缓向珍珠港返航。

严重倾斜的约克城号

6月6日凌晨1时10分,伊-168号在1.5万米的距离上用望远镜发现并锁定了约克城及其周围护航的舰只。田边少佐命令下潜到30米,开始了听音潜航(根据驱逐舰的声纳波来潜航)。单单凭借美国驱逐舰的声纳波引导,伊168潜航了近5个小时,才慢慢接近了“约克城”号。

约克城号完全沉没前的一刹那

为了避免发起攻击后遭到美国驱逐舰的围殴,田边艇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穿越驱逐舰群的底部,并且从左舷横穿航母的底部,在航母的右舷上浮。”10时05分,伊-168潜航到距离约克城号右舷900米处发起鱼雷攻击。先是发射了两枚鱼雷,两秒后又发射了两枚鱼雷。

正在沉没的汉曼号驱逐舰

有两枚鱼雷击中了约克城号,一枚鱼雷击中了给约克城护航的汉曼号驱逐舰。汉曼号上的深水炸弹发生了剧烈的殉爆,该舰在中部断为两截,2分钟后就沉入冰冷的海底。约克城号则直到第二天早上6时才完全沉没。

伊168号随后遭到了其他美国驱逐舰的疯狂追杀,据日本人估计,美国人至少投下了60颗深水炸弹!田边弥八使出浑身解数,直到下午14时才彻底摆脱。

三号刺客——单挑获胜的伊58号

伊58号潜艇

1945年7月28日,刚刚完成运送原子弹任务的“印地安纳波利斯”重巡洋舰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赶奔莱特湾。当时为中等海情,能见度良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以17节速度航行。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

7月30日上午,在距离军舰不远处,一艘日本潜艇悄悄伸出了潜望镜,这正是日本伊58号潜艇——形单影只的“印地安纳波利斯”号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日军的极好目标。

桥本以行少佐

00:15,伊58号艇长桥本以行一声令下,伊-58射出了两枚95式氧气鱼雷。由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此时一直保持着17节的经济航速,也并未采取之字形前进,鱼雷准确命中右舷,伴随着两声巨响,“印地安纳波利斯”号上火光熊熊,剧烈的爆炸中金属碎片四溅。12分钟后,该舰翻覆并沉没,成为最后一艘被日本潜艇击沉的大型军舰,也是唯一一艘被日本潜艇击沉的重巡洋舰。

被发现后得到抢救的遇难船员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被称为美国海军史上最可怕的海上灾难。当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上载有1197名船员,约有400人在最初的袭击中阵亡。剩余的逃生者在海上漂流了五天时间,超过一半的人被鲨鱼吞食或死于严重脱水,最终只有316人活了下来。

此外日本潜艇还有几个比较出彩的,例如击伤萨拉托加号航母、击沉朱诺号轻巡洋舰的伊26号,击沉15艘商船、99359吨的伊27号(说明日本潜艇真能用于破交的话会给美国人造成很大损失),等等。

二战作为战列舰的巅峰,诞生那些著名的战列舰它们结局怎么样

二战时期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开发出来,从此以后航母成为海军最仰仗的军舰,而作为红极一时的战列舰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今天就以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大和号为例讲述它悲惨的结局。

二战最强战列舰是日本的大和级但只有2艘

大和级战列舰只有大和号和武藏号建成,本来计划建造4艘但最终只完成了这两艘。大和号是1941年12月编入日本联合舰队,武藏号是1942年8月编入日本联合舰队。为什么说它们是世界最大战列舰,因为两艘舰的满载排水量都达到了7.2万吨,国产航母辽宁舰排水量也只有6.5万吨,也只有美国现役的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才能超越它们,这足以说明两艘舰的庞大。

大和号的战斗力也非常的强大,首先是三座三联装450mm口径的舰载火炮,其每颗炮弹有1.5吨重,威力巨大。副炮为四座三联155毫米口径舰炮,还有12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45座三联装、21座单装25毫米高炮,两座双联装13.2毫米机枪,舰桥旁边围满了密密麻麻的各型火炮,整个战列舰几乎是全副武装。

战列舰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大和级也全部沉入大海

大和级战列舰虽然拥有巨大的吨位、强大的火力、厚重的铁甲,但作为被历史淘汰边缘的军舰其结局也是非常悲惨的。武藏号在1944年10月攻击莱特湾的战役中被美国航母起飞的舰载机群攻击,在遭受了19枚鱼雷和17枚400公斤级TNT当量的航空炸弹打击后,最终倾斜覆没。

大和号成为大和级最后一个战列舰,但它也没有逃过沉没的命运。1945年4月7日在美军58特混编队386架飞机多波的轰击下,最终沉没在大洋之中。大和号身中10枚鱼雷和24枚重型航空炸弹,这艘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旅途。

总结

在航母兴起的时代,这种装甲笨重机动性差没有充足防空火力和雷达探测支援的战列舰最终还是退出了海军的大舞台。自此之后巡洋舰和驱逐舰成为航母之后最强大的军舰,而航母的作用被充分开发出来,成为海军最主力的军舰。

到了战争后期日本的工业体系已经很难支撑它把如此庞大的大和级战列舰制作完善,因此大和级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浪费了日本的诸多资源,相比较而言还不如去开发航母补充舰载机来的更实惠。

战舰世界,北卡罗来纳号,好用吗

只有玩过才知道,北卡有2个大优点那就是头硬,第二就是防控特别NB 我还出了一整套的防控体系 备件+ 的防空炮射程 船长第一排+10%放空射程 第四排+20%放空射程 其本身防空炮火力也猛 有时候7级以下的小飞机没等过来呢 就寥寥无几了 北卡有2个大缺点 第一就是炮弹太散 说到这有些人就不服气了 说什么手法不行什么的 不过照日系的BB来讲炮弹确实散 第二个缺点就是前后炮搭配不好 经常漏这肚子跟人家齐射 这就造成对方很容易揍你装甲区 一般的北卡都是卖头 前面的炮攻击主要目标 后面的炮能用就用 用不了就闲置了 北卡总体来说很一般 抗伤害很NB 但要是想走输出的话弱点很多

关于北卡罗来纳舰r,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