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出国留学怎么出国的 留洋

清朝出国留学怎么出国的(晚清官员争相出国留洋是真的吗他们为何要出国留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05:20:30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清朝出国留学怎么出国的,晚清官员争相出国留洋是真的吗他们为何要出国留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晚清官员争相出国留洋是真的吗他们为何要出国留洋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那时的思想文化、人们的生活形态等各方面是与现代最接近的,晚清时期,就有大批官员想出国留学,那时候留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出国留学的,留学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是件非常简单的事,除了那些家庭不富有的孩子,其他基本上都有机会出国留学。

那么,为什么晚清时期的那些官员都争先恐后的想出国留学呢?其实从大体上来讲,出国留学无非就是出去学习国外的技术、优秀文化、先进思想,回国后为祖国做贡献,所以后来祖国在各个领域才有了很多杰出的人才,也更加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互动。那么从各个阶段不同层次来讲,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有所不同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洋务运动时期、20世纪初和五四运动时期。

首先来讲洋务运动时期,经历过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之后,很多官员觉得自己的国家军事能力还很弱,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大军事武器,我们只能示弱。可是我们的民族就是不甘示弱的民族,他们认为只有学会了先进的技术,才有能力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强大武器,才能在外来者侵犯时护人民周全,于是他们选择出国留学。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初,这时期很多人出国的目的是学习其他国家的制度文化,来丰富自己国家的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但由于战争需要,军事技术的学习还是当时的主流。第三个时期是五四运动时期,清政府被推翻,民国建立,但那时的中国还是没能实现民主、自由、富强的愿望,于是很多知识分子意识到,唯有学习能改造中国的精神文化才能救国。

清朝末年为什么留学生大部分去日本留学,原因是什么

中国在晚清的时候,由于饱受打击,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落后。也就在这时候,中国兴起了一场“留洋”的热潮。不过,在选择留洋国家的时候,却有些让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呢?

比较而言,欧美国家肯定比日本要先进得多,毕竟他们都有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各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也积累了更多的发展经验。而日本是从19世纪60年代搞“明治维新”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完全像个暴发户。再说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给予了中国多么沉重的打击。而且此后,日本还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一副要把中国完全灭亡的样子。也就是说,中国人当时对日本是充满深仇大恨的。

而且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深仇大恨,远远超过欧美等国家。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欧美等国家和中国的交集并不多。而日本则多次和中国发生摩擦,多次侵略中国(或者试图以侵略朝鲜来侵略中国),但是他们没有一次阴谋得逞。而清末甲午战争,一个“蕞尔小国”,竟然把“上邦大国”的中国打得那么惨,中国人内心的愤恨感,显然是强过英法等欧美国家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还要把大量的留学生派到日本去呢?我认为,之所以要派留学生去日本,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其一,日本在短期内迅速崛起。日本从19世纪的60年代才开始明治维新,到90年代就已经强势崛起,并打赢了甲午战争,前后不过30年的时间。由于时间很短,这对于晚清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如果中国也能像日本那样,只需要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就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那该有多好。

就算不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只要别人不敢再来欺负,不用割地赔款,能挺起腰杆做人,那已经心满意足了。虽然说,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比日本人多多了。当时的中国人也明白,短期内,中国不可能解决长期以来积贫积弱的问题,但是,日本这种短期快速成功的效应,对当时的清朝来说,确实是一剂兴奋剂。所以,当时的清朝人对日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二,日本的情况与中国相似。日本与中国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地域相似。日本和中国都处在东方,这一点和欧美国家是不一样的。日本虽然是岛国,但是中国也有非常长的海岸线。日本可以发展海洋经济,中国也可以发展海洋经济。日本处在东方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能够崛起,中国也同样能够在这样的地方崛起。比如文化相似。日本和中国都是受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熏陶,并发展起来的。

日本最初只是奴隶制国家,和中国接触不多。但是从唐朝发生白江口大战以后,日本就一心向中国学习,整个唐朝时期,日本连续19次派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强势进入日本。以至于当时包括辜鸿铭在内的学者还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日本比当时的清朝做得更好,日本文化更能代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根魂。

日本文化既然和中国文化很相似,日本近代工业革命能够在那种文化上发展起来,中国近代工业革命,也能在那种文化上发展起来。比如起点相似。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和中国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封建王朝国家,都受到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的侵略。日本在那个节点上,向西方开放,学习西方,很快就成为强国。中国虽然迟了,并不是最好的节点。但是“亡羊补牢”,也不算太晚。

其三,留学日本开支小效果大。当时清朝是相当穷困的,公派留学生,花费也不是一个小数字。相对来说,去日本留学,花销比去欧美留学小很多。前面我们也说了,去日本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如果效果明显花销又很小,肯定是愿意选择日本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当时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特别多,同时也产生了鲁迅、陈独秀、蒋中正、汪兆铭、陈寅恪等非常多杰出的人物。对把中国从灾难深重之中救出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参考资料:《清史稿》《中国近代史》等)

近代第一批出国的学生在当时的形势下怎么出的国

近代第一批出国的学生在洋务运动下出国的,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在战场上,仍旧以大刀长矛和骑兵为主的精锐部队尽管作战勇敢,但面对强大的炮火则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对外作战连连失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对清朝造成了严重的阴影。

在经济贸易领域,由于工业文明下的大机器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加工后的农产品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优越于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小门小户的小农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渐渐丧失。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联名上奏朝廷,请求朝廷批准能选派一些学生出国留学。 在1872-1875年间,由“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倡导,清政府扶持派出赴美国留学生。留学生分四次总计一百二十名,出国时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而被称作为“中国留美幼童”。第一批30名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9月14日抵达美国,开始留学生活。 

这些留美幼童中,有不少后来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为近代中国的变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人将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强劲动力。

清朝留学美国的原因为什么只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选择美国作为最早官派留学生的目的地的原因  19世纪中叶,英国是最强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其殖民地遍及全球,有日不落帝国之称;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强国,工业革命也近尾声;德国当时处于分散割据状态,其中普鲁士王国初绽头角;美国内战结束不久,资本主义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领土扩张也持续进行而未完善;俄国则是陈旧农场和新型企业俱存,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相当多的封建残余;日本的明治维新刚刚开始。  应该说,就发展水平决定的收获而言,留学生的去向莫过于英法两国了。可问题是,英国两次入侵中国,法国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清朝的大臣们难以接收也不放心自己的子弟在那里学习和生活。德国、俄国和日本也因为局势及相关因素被否决,合适的只剩下美国一家了。  虽然,美国在当时的世界地位无法和如今相比,甚至可能难以进入世界强国前五名。但自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以来,美国一直没有对华实施直接的战争侵略,反而显得非常亲善,给清政府以良好印象。其中美国第一任驻华公使蒲安臣甚至在卸任后被奕、李鸿章等人聘为第一个出使国外的使节,他和美国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不仅没有赤裸裸地割地赔款的项目,反而明文规定拥护中国的主权,原则上平等互惠。虽然,蒲安臣这个条约后来被总理衙门认为是越权的行为,但最后还是承认了,并且也增进了他们对美国的好感。  在征得清廷大臣好感的同时,《蒲安臣条约》还规定:“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亦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为中国学生入读美国学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是当时的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另外,近代留学发端时期的微观历史进展也照顾了美国。1847年,布朗牧师带走了三个孩子前往美国留学,数年以后,其中的一位容闳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学士学位,另一位黄宽转往英国,在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虽然,黄宽的学位和学力比容闳要强,但容闳那提携后人留学海外的宏愿和执着远非黄宽所比,他归国后一直致力于派遣更多的学生留学海外,甚至逐步使自己的意见影响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等左右局势的晚清大员。这样,在早期留美、留欧学人的角逐场上,代表美国教育的容闳占据了上风,成为决定留学国度的比较直接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当慈禧太后批准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的奏折,拟启动幼童留学海外时,晚清政府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美国为首批官派留学生的派遣地,于是就有了被曾国藩后来称为“固属中华始创之举,抑亦古来未有之事”的大清幼童留美教育的成行。  这样,近代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教育活动由此开启百年历程。

一百年前的清朝人想要留学怎么办

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出国方式多种多样。甚至是说走就走。在校生可以申请交换生,可以找留学服务公司,还可以申请国外的语言学校,夏令营等,留学预科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人该怎么留学呢?

这要从1847年容闳赴美说起他“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信念同当时洋务运动的主将曾国藩、李鸿章及其他人对朝廷的极力游说派出了第一批留美幼童(自费??)

可是踏出国门留学那么容易的吗?首先语言这一关直到现在都是我们同样要面临的问题现在,雅思托福成绩是录取的基本要求即使是一百多年前严苛的录取条件从未变过因此国内的语言学校和预科学校应运而生一般西文语言学校会在当时的教会刊物例如《万国公报》《益闻录》刊登广告(由此看来中外广告史是多么源远流长)

后来,北京又办了“游美学务处”建了“游美肄业馆”专门培训准留学生最后合并成了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考生面试、培训、户籍、签证可谓一条龙统服务这两所大学的建立好是好,但对广大普通青年来说尤其是1905年科举废除后似乎留学是唯一的路拿个洋人的文凭,回国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可留学门槛那么高脸又不好看怎么办呢?这时候当时的“新媒体”可是发挥了大作用报纸上多家机构刊登了美国名校信息留学指南可人们最关注的还是日本纷纷相继前往因为文字差不多离得近,省钱省力报纸上又说了到了日本你得剪掉“猪尾巴”鲁迅剪了长辫后可以说相当有气质了

没过多久大清国被推翻了各国退款的退款,剪辫子的剪辫子似乎也不再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不急于求成可以循序渐进嘛

比如今天去英国访校明天去澳洲游学边打工边旅行后天还可以去做义工2018,不要犹豫要行动我们在金矢等你来哦~金矢留学GoldenArrow 金矢集团成立于1998年8月,集团专注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欧洲、中国香港等留学业务,截止目前已成功输送出十万多名优秀留学生,成功就读哈佛、耶鲁、牛津、剑桥、LSE、悉尼、墨尔本、多伦多、滑铁卢等近百所世界名校,同时拥有近460所海外大学、学院、中学官方授权,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留学资源,中国境内二十四家分公司,服务网络遍及全国!

晚清留学生为何能出国列强们不担心他们会报复吗

在我国的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统治的末期,清朝政府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大清王朝,开始推进一系列改革。

从兴建工厂,到建立北洋水师,其实都算是改革的成果。但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清政府安排了很多学生出国留学了。

但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们并不排斥中国留学生,反而还很欢迎中国的学生来本国学习呢?他们就不怕我们学到了先进的技术,让我们国家强大起来,这不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但其实你们所不知道,还有这么几点原因。

清朝政府派年轻人出国留学,列强们为什么不反对?

1、列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无论是清政府派出去的公费留学生,还是民间的大户人家自己出钱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西方列强们都没法阻止。

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更看重的是能不能赚到钱,无论是私营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他们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

所以只要有人交银子来留学,国家就不会不让他来,学校就不会不让他进。

2、西方世界的"自由"束缚

其实从这次疫情也可以看得出来,西方的"自由"意识是很高的,意大利政府要求民众戴口罩,马上就有人开始游行,拒绝戴口罩,认为这是束缚了人权的"自由";美国决定工厂停工,工人们立马开始聚会,甚至打出了"Go back to work"的口号。

这明显说明了,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很讲究自由的,如果你拒绝了中国的留学生,会被别人认为是一种不尊重自由的表现,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批评,而且西方国家是多党执政,如果你这个政党反对中国留学生,必然会受到另一个政党的攻击。所以他们虽然会做出一些限制,但是根本上还是不敢强行禁止的。

3、文化输出与意识形态殖民

在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我国民间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起义,从最初的天平天国,到后来成分并不纯的义和团,其实都是中国民间在反抗侵略者的行为。

这些起义虽然最后都被消灭了,但是却让西方国家沉思,如果只是占领土地的话,早晚有一天还是维持不住的,所以他们决定进行意识形态输入,即让我国的优秀人才受到西方所谓的先进形态的影响,然后回到国内后,在传播给我国文化程度落后的人们,从而妄想改变我们的意识形态。

不过,应该看得出来,列强的愿望是落空了的。因为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向心力,那些出外留学的学生,绝大多数虽然接受了西方的思想,但是并不接受被殖民。而后来,当这些留学生回国,并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时候,他们真正地掀起了一场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地把列强赶出了中国。

什么是清末留学运动

从19世纪70年代起,因办“洋务”的需要,清政府开始成批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到20世纪初,因推行“新政”而派遣得更多;同时,广大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纷纷争取到国外学习,从而形成留学热潮。

1870年(同治九年),根据容闳的建议,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联名上奏,请求选派学童去美国留学。经过短期筹备,从1872年到1875年(光绪元年),每年派遣30名学童(年龄规定为12岁至16岁,个别年仅10岁),4年共派出120名。计划学习15年,由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到1881年,在守旧派官僚“适异忘本”“治其恶习”的攻击下,清政府决定裁撤留美,下令留美学生全部撤回。除病故和“告长假不归”者外,归国留美学生94人,只有詹天佑等2人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

派遣学生留美后不久,洋务派又向欧洲派遣留学生。1873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奏准选派船政学堂学生分赴英法学习造船、驾驶。在1877年、1881年、1886年、1897年,先后四次派出留英学生34名、留法学生49名(其中9名艺徒)、留德学生2名,共85名。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成为中国造船工业、海军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骨干,著名人物有严复、刘步蟾、林泰曾、叶祖硅、萨镇冰、魏瀚、刘冠雄等。

此外,19世纪末期,清政府还派遣了少量的“使馆学生”。189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准驻英法俄德美五国公使每届任期内可常留学生2名,共10名。1895年,又奏准派赴英法俄德留学生各4名,共16名,留学费用也由使馆拨给。

甲午战败,举国震惊,人们开始瞩目日本。维新运动皆以日本为楷模。日本政府为缓和对立情绪邀请中国派遣学生留日。张之洞、杨深秀等都以路近、费省、传习易为由主张派遣留日学生。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因使馆工作需要,招募戢冀翠、唐宝锷等13人到日本留学,开留日之先声。到1900年,留日学生总数已达143人。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等事变,清朝统治几乎倾覆。为维护垂危的统治,清政府开始推行以练新军、改官制、兴学堂为中心的“新政”。向日本广派留学生被视为培养“新政”人材的捷径。从1901年起,清政府大力提倡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并许诺留学归来分别赏予功名、授以官职。1905年清廷又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出国留学遂成为知识分子的一条出路。而日本政府亦企图通过留学生来培植它在中国的势力,并为其带来若干外汇,日本中下层人士希望和中国友好,加强文化交流,也主张吸引中国留学生赴日。在两国朝野的鼓动下,一时留日学生势如潮涌。据统计,1901年留日学生人数为274人,1902年夏为614人,1904年为1754人,1905年冬为2560人,1906年夏为12909人,年底达17860余人,为留日学生人数的最高峰。

留日学生既有官费生,又有自费生,自费生占很大的比例,1903年即占半数,后来比例更大。由于流品庞杂,程度参差,到日本后有的上小学,有的直接上大学,绝大多数就读于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速成科,学习期限从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几年到七八年不等。在日本教育界特为中国留学生开办的文学院各分校、法政大学速成科、振武学校、成城学校、同文书院、经纬学堂、清华学校及预备学校等学校中,留日学生最为集中;据《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五次报告》,留日学生2406人中,上述八校即占1885人。和过去留学欧美专重理工相反,学文科的占绝大多数。1903年驻日公使杨枢奏称:“现查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1300余人,其中学文科者1100余人。”法政、军事尤为留日学习的热门。1904年仅法政大学速成科就有中国留学生295人。

热情探求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留日学生,因个人身世、社会关系、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差异,或赞成君主立宪,或服膺民主共和,形成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他们组织了名目繁多的学术团体(如励志会、编译社)、地方团体(如各省同乡会)、爱国团体(如广东独立协会、拒俄义勇队)、政治团体(如青年会、军国民教育会),出版了介绍西方学术文化、宣传君主立宪或反清革命的几十种不同宗旨的杂志,发起过拒法、拒俄、反对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等多次爱国运动,使大批爱祖国、求进步的留日学生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参加者90%以上是留日学生。他们的革命号召获得国内的热烈响应,他们归国后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辛亥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现出黄兴、宋教仁、邹容、陈天华、秋瑾,陶成章、林觉民、方声洞、胡汉民、居正、焦达峰、陈其美、朱执信、廖仲恺、鲁迅、陈独秀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

广大留日学生的革命化使清政府惊惧万分,又鉴于留日学生数量多而学业程度低的情况,从1906年起,对赴日留学采取了许多限制办法,如停派速成班、官费生派遣权收归中央、申请留学必须具有中学毕业程度并通晓外文,还须由地方官“出具印结”并报中央备案、保证不参加革命党、服从学部指定所学科目和公使指定所入学校等等。同时,因反对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和参加革命,留日学生纷纷回国,日本政府对接受中国留学生又渐冷淡,致使1907年以后,留日学生人数逐年下降,该年约为1万人,3年后竟降为2千余人。

赴日留学转入低潮后留学欧美再度兴起。一方面清政府对留学日本多方限制而对留学欧美则给予种种方便,另一方面欧美各国、特别是美国多方招引。特别是美国国会于1908年通过退还中国部分庚子赔款决议案,将该款用于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使留美热日炽。1905年,留美学生仅二三十名,到1910年增至六百余人。同一时期,留欧学生也有所增加。欧美留学生以学习理工为主,对庚款留美学生具体规定“以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另外,新疆因与俄国接壤,除派遣满蒙学生留俄外,还派遣了少量学童,专学俄罗斯语言文字。

OK,关于清朝出国留学怎么出国的和晚清官员争相出国留洋是真的吗他们为何要出国留洋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