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国蚁鼻钱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用的货币叫什么?蚁鼻钱是什么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4 11:56:46 浏览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楚国蚁鼻钱,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用的货币叫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用的货币叫什么

楚国重要通用货币有蚁鼻钱、郢爰(yǐngyuán)和布币。

1、蚁鼻钱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楚国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

楚国铜贝别称甚多,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其面文有10种,有普通贝、鎏金贝、空壳贝、合背贝等。

楚贝重量轻者0.4克,重者5.6克,多数2.5克-3.5克。有文铜贝始铸何时,目前见到最早者为商周时期,但均为素面,从出土有文铜贝的情况看,楚国铜贝可能是最早的,因此被钱币学家所重视,宋代已把有文铜贝收录到钱谱之中。

楚国铜贝多系出土文物,过去民间传世品甚少。因其长期埋入地下,通体锈绿,深入骨胎,后人难以仿造。湖北、湖南、江苏、豫西、鲁南出土最多。

2、郢爰

古代黄金货币。又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我国古代的黄金主要产于楚国。

楚国有一种有铭文的金钣(版),这种金钣大多呈方形,少数呈圆形,上面用铜印印为若干个小方块,看似乌龟壳。完整的重约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

金钣上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颖、覃金、隔爰及卢金等等。这些带“爰”字的金钣,习惯上被称为“爰金”或“印子金”。

“爰金”有形制、铭文、重量,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均有发现,尤其以“郢爰”为多。“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

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使用。郢爰金币在古代货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文物专家认为,“郢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出现,表明了湖北省荆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对于研究楚文化、有着深刻意义。

3、布币

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

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南宋时洪遵 《泉志》 已著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有的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否定了有些人以为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

布币,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扩展资料:

1、蚁鼻钱由来

蚁鼻钱沿袭了殷周时期用海贝作为货币的习惯。天然贝币作为中国古代货币的鼻祖,主要在于它本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装饰性,蚁鼻钱的铜色具有仿贝币的那种美丽、坚韧的光泽、分离性,贝币具有天然单位的优越性,既可一个个分离可数,衡量商品差别,又可以朋(贝币计量单位)串起来。

而蚁鼻钱正继承了贝币的优势。特作比较:贝币一般通长约1.5厘米至3厘米,最宽1.5厘米至1.7厘米;蚁鼻钱(贝)字一般长1.2厘米至1.85厘米,宽0.7厘米至1.2厘米。

贝币还具有储藏性,贝币坚固耐用、灵便,便于携带、转让、储藏。蚁鼻钱的小巧灵便沿袭了贝币固有的货币特性。

蚁鼻钱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由仿制贝转化而来。由于楚国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各国落后,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铜铸币就沿用了仿制贝的形态。蚁鼻钱的形制,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状像贝但体积较小。

蚁鼻币又称蚁鼻钱、鬼脸钱,是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楚国铸造的一种铜币。稍具贝形而偏小,大者长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

2、郢爰(yǐngyuán)

“郢”是先秦时期楚国都城的名称,首都郢始建于公元前689年,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后几经迁移,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楚王迁至陈城,即今淮安,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又在寿春即今寿县建都,仍名为郢。

“爰”,有人认为是楚国的重量单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约250克。从出土实物来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约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齐的“郢爰”印记,印记多少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蚁鼻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郢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币

蚁鼻钱是什么啊

蚁鼻币又称蚁鼻钱、鬼脸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地区流通的铜币,我在博宝在线拍卖看到过该钱币,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外形及种类蚁鼻钱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形似海贝,是从贝币演变而来的。其名称乃因其形象而得。钱币的正面有阴文,下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最普通的为人脸形,文字多见为「咒」「紊」(有「圣朱」、「各六朱」及「五朱」等多种诠释),其他较罕见,有安、君、忻、金、行、陶、贝、三等铭文,共11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品发现。通过统计楚国铜贝,发现铜贝中的「咒」字贝占整过铜贝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次是「紊」,其余几种很少。提出圣朱及其他数种均为点缀品。通过分析楚铜贝上的铭文,认为如果以绝大多数咒字贝为主体,其字可释为咒、读如钱的话,其余数种贝文的含义,则是对「钱」的补充说明,或名其来源(如贝),或名其形体轻便(圣朱),或名其作用和功能等(如君、行、安),当与地名、重量名等没有直接的关系。

蚁鼻钱是哪个朝代的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铜币。因其形象得名。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正面有阴文,常见“贝”字;少数为“君”、“圻”等字,意义不明。又称鬼脸钱,与蚁鼻钱均为宋以后的习称。湖北、湖南、江苏、豫西、鲁南出土最多。蚁鼻币又称蚁鼻钱、鬼脸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地区流通的铜币,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形似海贝,是从贝币演变而来的。其名称乃因其形象而得。钱币的正面有阴文,下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最普通的为人脸形,文字多见为“咒”“紊”(有“圣朱”、“各六朱”及“五朱”等多种诠释),其他较罕见,有安、君、忻、金、行、陶、贝、三等铭文,共11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品发现。通过统计楚国铜贝,发现铜贝中的“咒”字贝占整过铜贝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次是“紊”,其余几种很少。提出圣朱及其他数种均为点缀品。通过分析楚铜贝上的铭文,认为如果以绝大多数咒字贝为主体,其字可释为咒、读如钱的话,其余数种贝文的含义,则是对“钱”的补充说明,或名其来源(如贝),或名其形体轻便(圣朱),或名其作用和功能等(如君、行、安),当与地名、重量名等没有直接的关系。建国以来,蚁鼻钱(“紊”字)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咒”字)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西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西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贝币的蚁鼻钱

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这种名称并不是楚国贝币原来的名称。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最早记录这种铜仿贝为蚁鼻钱是宋代洪遵《泉志》,他说:“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也谓之蚁鼻钱。”这里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刻镂的是什么文字的贝,大概是铸有“紊”字形和“咒”字的两种。“紊”字形贝,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阴文“紊”字形就如同一只蚂蚁爬在鼻子上故称之为蚁鼻钱,“咒”字贝,钱体与蚁鼻钱相同。“咒”字仿佛是一个鬼脸,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鬼脸钱”。后来有文字的铜贝统统被称为蚁鼻钱。所谓“蚁鼻”本喻轻小,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钩(剑名)”,意思就是只因轻微的缺陷舍弃了无价的宝剑,可见蚁鼻钱就是小钱。楚贝的铭文有“紊字形、咒、安、君、忻、金、行”等等,“紊”字,有人将其解释为“圣桼”(降率),也有人认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体字。“咒”字多解释为“贝”、“哭”、“贝化”,钱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建国以来,蚁鼻钱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古代战国中六国的货币样式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钱币由为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组成。是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为“镈”的假借字。 布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地区如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

刀币,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主要流通在黄河流域的东部诸侯国如齐国燕国赵国。各国的刀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以齐国的刀币最为古朴精美。

圜钱,圆形圆孔,又叫环钱。起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主要流通于秦国魏国,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后来齐国燕国也纷纷仿效铸造。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象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象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

楚国用来交易的货币是什么

  •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

    楚国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

    楚国铜贝别称甚多,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

  •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国南方的楚国,文化与中原地区有较大差异,货币也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楚国货币主要有蚁鼻钱、楚金版,后期受中原影响出铸造流通布币。

蚁鼻钱的历史介绍

我国战国楚铜币名。最常见的一种似为古文贝字﹐也有人认为是古文晋字﹐像人面﹐俗称鬼脸钱。另一种的文字普通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三字连写﹐笔画像一只蚂蚁。又因两口像鼻孔﹐故通称为蚁鼻钱。其形亦有上狭下广者。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这种名称并不是楚国贝币原来的名称。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最早记录这种铜仿贝为蚁鼻钱是宋代洪遵《泉志》,他说:“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也谓之蚁鼻钱。”这里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刻镂的是什么文字的贝,大概是铸有“紊”字形和“咒”字的两种。“紊”字形贝,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阴文“紊”字形就如同一只蚂蚁爬在鼻子上故称之为蚁鼻钱,“咒”字贝,钱体与蚁鼻钱相同。“咒”字仿佛是一个鬼脸,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鬼脸钱”。后来有文字的铜贝统统被称为蚁鼻钱。所谓“蚁鼻”本喻轻小,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钩(剑名)”,意思就是只因轻微的缺陷舍弃了无价的宝剑,可见蚁鼻钱就是小钱。楚贝的铭文有“紊字形、咒、安、君、忻、金、行”等等,“紊”字,有人将其解释为“圣桼”(降率),也有人认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体字。“咒”字多解释为“贝”、“哭”、“贝化”,钱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建国以来,蚁鼻钱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什么朝代出蚁鼻钱

蚁鼻钱是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楚国铸造的一种铜币。稍具贝形而偏小,大者长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钱面阴文多见为“紊”字;此文铭于钱面,看去似一蚂蚁歇于鼻尖,故俗称“蚁鼻钱”;也有释其钱小而喻为蚁鼻钱者。“紊”字诠释多种,有“昏垫水”、“各六朱”及“五朱”等,至今尚无定论。蚁鼻钱类除铭“紊”外,还有“金”、“君”、“行”、“忻”、“匐”、“贝”、“三”等近十种面文,多为战国后期各地自行铸造,未久即有刀、布钱问世,故传世数量稀少。“忻”、“匐”等多见谱录,实物罕极。

中国最早金属铸币 蚁鼻币的收藏价值如何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铜币。因其形象得名。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正面有阴文,常见“贝”字;少数为“君”、“圻”等字,意义不明。

蚁鼻币又称蚁鼻钱、鬼脸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地区流通的铜币,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形似海贝,是从贝币演变而来的。其名称乃因其形象而得。钱币的正面有阴文,下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最普通的为人脸形,文字多见为“咒”“紊”(有“圣朱”、“各六朱”及“五朱”等多种诠释),其他较罕见,有安、君、忻、金、行、??⒈础⑷?等铭文,共11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品发现。

通过统计楚国铜贝,发现铜贝中的“咒”字贝占整过铜贝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次是“紊”,其余几种很少。提出圣朱及其他数种均为点缀品。通过分析楚铜贝上的铭文,认为如果以绝大多数咒字贝为主体,其字可释为咒、读如钱的话,其余数种贝文的含义,则是对“钱”的补充说明,或名其来源(如贝),或名其形体轻便(圣朱),或名其作用和功能等(如君、行、安),当与地名、重量名等没有直接的关系。

"“君”字蚁鼻币

建国以来,蚁鼻钱(“紊”字)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咒”字)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西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西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蚁鼻钱不但年代久远,而且铸造工艺已脱离了就范刻文的阶段,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根据蚁鼻钱各个品种传世的珍稀程度,目前其市场价格也有所不同,一般最常见的蚁鼻钱在20-40元左右一枚,带“君”字的价格则在200-400元之间,带“金”和“忻”字的价格在400-600元之间,带“行”字的价格在800-1000元之间,有一种体积大型的蚁鼻钱则非常少见,其售价至少在2000元以上。目前在古玩市场上所见的蚁鼻钱中,除最常见的两种有些许真品外,其他带“金”、“忻”、“行”等字样的品种几乎都是赝品,集币爱好者在收藏时千万要当心。

关于楚国蚁鼻钱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